綠地就是保障我們能得到這種美好環境的重要措施。城市里,植樹,栽花、種草對美化城市環境、改善城市氣候、減輕污染、保護人民健康都大有好處。因為綠化的環境能給人以清潔、舒暢、富有生氣的感覺,對人的心理可起到調節、鎮靜作用,能防暑降溫,有益于人體的新陳代謝活動,漫步綠林可調節精神,消除疲勞。可見,城市綠化的好處很多,這里僅以綠地是氣候的調節器說明之。其主要調節作用如下:
我們的綠林能遮擋烈日,緩和溫度的變化;能大量蒸散水分,提高周圍環境的空氣濕度;還能阻擋風沙和灰塵、減輕沙塵飛揚。炎日暑夏,廣場空地上的烈日曬得你汗流浹背時,綠樹成蔭,涼爽宜人的環境常可為你消暑解乏,甚至會使你流連忘返。在日落西山的傍晚時分,當城市街道的水泥、柏油路面還在散發著逼人的熱氣時,多樹的公園里就已開始陰涼下來了。據側定,夏季綠林里的氣溫可比廣場空地上低2℃~5℃,相對濕度提高10%~20%。在稠密的建筑群中,氣溫甚至可與林地上相差10℃左右。這就充分顯示出綠化的環境在改善城市氣候狀況中起著良好的積極作用。綠化的面積越大,降溫增濕的作用就愈明顯。
綠地調節氣候的效果以夏季最為明顯。夏季里,濃密的樹冠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相當多的一部分太陽輻射能,而吸收的輻射能又主要用于蒸騰和光合作用,所以綠地內空氣不致強烈增熱。而且,此時正在旺盛生長的樹木,就像一臺臺抽水機,不斷從土壤中吸取水分,通過枝葉向空中蒸騰,使綠地內空氣的相對濕度增大10%~20%,這就造成了夏季綠地里有良好的小氣候環境。
此外,夏季綠地上,濃密的樹冠甚至能削減50%的風速,平靜無風的時間也比空曠地上長。因而,綠地的濃蔭可以有效地削弱風暴的吹襲。
綜上所述,環境綠化對改善氣候狀況有十分明顯的功效,所以在城市里應充分利用空地普遍綠化。如可在房基、圍墻邊種植一些紫藤、爬山虎、葡萄等攀緣植物,使它攀附著墻壁、陽臺和棚架引蔓生長,這樣就能遮擋強烈的陽光直接射在墻上,從而緩和了墻壁及室內空氣的受熱程度。據調查,有攀緣植物攀附的墻面可使溫度降低5℃~14℃,室內氣溫也能減低2℃~4℃。
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自然為我服務,重要的是選擇宜人的居住環境。
所謂宜人的環境,即是能夠促進身體健康、延年益壽的環境。根據我國第三次人口普查統計,百歲以上的老人有3700多人,這些長壽者大都生活在森林多的山莊和少數民族地區,那里綠樹成蔭、環境優美。盛夏,街道上溫度達33℃~35℃時,可樹林里只有22℃。嚴冬,綠化區氣溫比非綠化區高55%左右。在樹林里,人們從不感到暴冷暴熱,總是生活在宜人的環境。
統計資料表明,四季如春的環境有利于人類長壽,在南美洲秘魯北部有一個號稱“世界長壽中心”的村莊——維而興旺巴圣谷。據檔案記載,從1907年至今全村活到14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就有40名。為什么這里的人長壽呢?原因是這里位于安第斯山山谷,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在攝氏20度左右,花香鳥語,環境恬淡安靜。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交通發達,完全有條件在一個短暫的時期,脫離不利于健康的氣候環境,到一個適宜人生存的環境中去生活。尤其是對于老年人、慢性病人以及身體虛弱的人,也可選擇一些氣候好的地方作短期康復療養。如在炎熱的夏天,去廬山、黃山、莫干山、雞公山、峨嵋山等名山,這些地區綠樹成蔭、山花爛漫、草木散發出的芳香性揮發性物質有一定殺菌作用。此外,清泉匯成壯觀的瀑布,飛濺的水滴周圍陰離子富集,空氣格外清新,呼吸這樣的空氣,可鎮定情緒,改善肺的換氣功能。尤其是壯闊的自然景觀、寧靜透明的天際或變幻無窮的云海,都令人心曠神恬。人們可充分利用山地的自然條件作短期療養,避暑、爬山、游覽和散步,通過這些活動,使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得到鍛煉。
總之,人們必須“順時養生”,去適應自然;同時,又要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為我所用,這二者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只有這樣,也才能“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不過,“順時養生”也只是中醫養生學里的一條重要原則,人們在養生時,還必須結合其他的養生方法,如因地養生,因人養生,精神養生等等,缺一不可。
2/2 首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