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不要躺在床上看書報和想事情
競報訊 (記者 魯海燕) “長期缺覺將影響人體的免疫功能,容易感冒。”昨天,中國研究會副理事長、解放軍總醫院老年神經科主任醫師張熙教授提醒人們,絕大部分成年人每天應有7-8小時的時間。
障礙八成來自心理
“95%的人每天應有7-8小時的時間,但有少部分人只睡6個小時就夠了,還有少部分人要9個小時才能睡夠。”張熙說,時間的長短因人而異,但變化不會太大。在張熙的門診上常有公司白領、媒體從業人員和其他高收入者因障礙就診,其中80%的障礙由心理因素引起。
“這些人大多是工作壓力大,工作時間長,被剝奪而長期缺覺的。”他說,這些人的工作和時間往往安排不合適,他們常常工作到很晚,然后再跟同事和朋友聊天、吃喝到后半夜,凌晨兩三點才睡,早上八九點才起,時間段被人為推遲,醫學上將此稱為“時相延遲綜合征”。
晚上10-11點入睡最佳
“最佳入睡時間是晚上10-11點,早上6點起床上班正合適。但是有時相綜合征的人,其生活、工作節律與正常社會的節律不相吻合,每天都會損失長短不等的時間。”張熙說,時間長了,這些人必定缺乏。
缺乏的人最常見的癥狀有:注意力不集中、頭腦昏沉、處理問題的機敏度下降。長期不足會使人記憶力減退,影響人體免疫功能,容易感冒,造成胃腸功能紊亂。同時,長期缺覺還對心理有影響,多半會情緒不穩,易激動,愛發脾氣。他說,不足女性臉上出現雀斑,就是內分泌被缺覺打亂而引起的。另外,長期失眠還會導致心律紊亂,頻發早搏,但往往查不出器質性病變。
時間過長也不健康
如果時間過長,也需要到醫院篩查是否患上過度嗜睡癥及呼吸暫停癥。張熙指出,呼吸暫停癥是在低血氧狀態下的一種,它比高原缺氧還嚴重,人體總是處于片斷狀態。它一方面讓質量受損,使人在白天好打盹;另一方面也會損害大腦健康。
周末補覺三四個小時也正常
“工作日不足的人,可在周末適當多睡三四個小時。”張熙認為,周末適當的補覺,對幫助工作緊張者恢復體力和精力都有好處。他建議,缺覺的人白天應盡量進行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平和心態,不要躺在床上看電視、看書報和想事,以免侵犯時間。對于失眠的人,對安眠藥也不用“談虎色變”,合理使用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