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empirenews.page--] 有一定規模的醫院應能配制供應30~50種膳食。大致上可分為基本膳食、治療膳食。特殊膳食、診斷膳食等幾大類。
一、基本膳食
醫院中常用的普通飯、軟食、半流質、流質通稱為基本膳食。其他膳食多數都是在基本膳食的基礎上衍化而來,如高蛋白普食、低鹽半流質等。
(1)普通飯:亦稱正常飯,其與正常人的膳食接近。醫院中食用此種膳食的患者最多,一般占醫院病人的50%或更多。它適用于體溫正常、無消化道疾病、咀嚼功能正常、無需膳食限制的產婦和恢復期患者。
本膳食特點:
1、本膳食應是營養齊全,符合機體需要的平衡膳食。
2、除了不用辛辣等強烈刺激品和少用油炸及不易消化的食品外,一般食物均可選用。
3、除主、副食品配制要多樣化外,烹調時要做到色、香、味美。
4、每日進餐3次,蛋白質在70-90g,總熱能在2200-2600kcal。
(2)軟飯:質軟,易于咀嚼,比普通飯易于消化。適用于輕微發熱、消化不良、咀嚼能力差、口腔疾患、腸道疾患的恢復期,以及老年病人和5歲以下幼兒。
本膳食特點:
1、本膳食常作為半流質至普通飯的過渡膳食。
2、主、副食品都應切碎煮軟。
3、采用蒸、煮、燉、燴為主的烹調方法。
4、食物品種選擇上應減少非溶性的粗纖維,可選用含果膠類的可溶性食物纖維。
5、為了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每日膳食中應適當供給適量鮮果汁或蔬菜汁。
6、每日進餐4次。三次主餐數量可略少于普通飯,可在下午或晚上增加一次輔餐。
7、營養供給應平衡。每日蛋白質70g左右,總熱能2200kcal。
(3)半流質:是由比軟飯更細軟,呈半流質狀食物組成的飲食,也是從流質至軟食或普通飯的過渡膳食。適用于發熱、手術后、吞咽咀嚼困難、消化道疾患者,以及病人比較衰弱、胃納欠佳者。
本膳食特點:
1、食物要求細軟,少粗纖維。
2、少量多餐。每日進餐5-6次。每次300ml左右。
3、主食采用粥、爛面、面包、餛飩之類易消化的食物,肉菜類副食都應做成泥、末的狀態。
4、少渣少油。烹調時不用強烈調味品。
5、每日蛋白質60g左右,總熱能在1500-2000kcal。
6、此種膳食熱能較低,一般只短期使用。
(4)流質:是由液體食物組成,不需咀嚼,易于吞咽。適用于發高熱、消化道急性炎癥、口腔、頭部和胃腸道手術及其他大手術后,以及其他重癥、全身衰弱的患者。
本膳食特點:
1、所有食物都需成流體狀態,易吞咽,易消化。
2、每2~3小時進餐一次,每日進餐6~7次。每次250~300ml。
3、不用含任何刺激性的食物及調味品,并注意無機鹽的平衡。
4、如系腹部手術后則需免用蔗糖、豆、奶類產氣食物。
5、每日供應蛋白質40g左右,總熱量800~1000kcal。
6、此膳食熱能和營養素不足,只能短期使用1~3日。如需較長期選用則需另行特殊配方,以維持營養素的平衡。
二.治療膳食
(1)高蛋白膳食:適用于營養不良、貧血、結核病、燒傷、傷寒、肝炎恢復期、手術前后以及孕婦、乳母等生理性蛋白質需要量增加者。
本膳食特點:
1、每日膳食供應的蛋白質比正常膳食多20~30g,總量不少于90~100g,不超過120g。按體重計應為每日1.5~2g/kg。
2、必須在熱能供給充足的基礎上增加蛋白質的供應量。
3、每日膳食蛋白質總量的二分之一以上應為優質蛋白質。
4、患者胃納較好者可在正餐中增加蛋、魚、肉等副食以提高蛋白質的攝入量。如胃納較差的患者,可在兩餐之間加食牛奶、豆奶、蛋類或高蛋白食品中劑的方式供給。
(2)低蛋白膳食:適用于急性腎炎、腎功能衰竭肝昏迷、肝昏迷前期。
本膳食特點:
1、每日膳食中蛋白質總量在40g以下。視病情不同也可分別定為20g/日、30g/日。
2、腎功能衰竭患者。視內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尿素氮的情況來決定蛋白質的供給量。
3、少用或免用動物性食物和豆類食品。每日熱能的來源以碳水化合物為主。
4、可多選用鮮果、蔬菜。
5、免用刺激性調味品、添加劑。
(3)低鹽膳食:適用于高血壓、心力衰竭、急性腎炎、慢性腎炎、腎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妊娠毒血癥以及各種原因所致的水鈉滯溜。
膳食特點:
1、禁用一切鹽腌食品,如咸蛋、火腿、醬菜、香腸、板鴨等。視病情決定用鹽量,如1g/日、2g/日、3g/日,最多不超過4g/日。
2、需要時,可視病情采用少量鉀鹽醬油或低鈉鹽以改善食欲。
3、可用糖醋烹調法以調劑口味。
(4)無鹽膳食:適用對象同低鹽膳食,但病情較重者。
膳食原則:
1、禁用一切含鹽食品。
2、烹調時不用鹽、醬油和味精。
3、此種膳食不宜長期應用,尤以夏季,要經常觀察患者的血鈉情況。防止出現低鈉綜合征。
(5)低鈉膳食:適用對象同低鹽膳食,但病情嚴重者。
膳食原則:
1、此種膳食只能在病情嚴重時短期使用1~2日。
2、應在醫務人員指導下進行。
3、除烹調時不加鹽和避免一切含鹽食品外,尚免除含鈉高的食物。
4、每日膳食中鈉攝入量視病情確定。
(6)低脂肪膳食:適用于冠心病、高脂血癥、膽囊炎、膽道疾患、肝、胰疾患,以及腹瀉患者。
膳食特點:
1、每日膳食中脂肪總量少于50g,膽、胰疾病患者少于40g。
2、免用肥肉、肥禽含油脂多的糕點、奶油及油炸的食品。
3、瘦豬肉、羊肉每日用量以100g為限。
4、采用蒸、燉、煮、鹵、燴的烹調方法。少用油脂。
(7)低膽固醇膳食:適用于冠心病、高膽固醇血癥、膽囊炎、膽石癥、腎病綜合征等病人。
膳食特點:
1、每日膳食中的膽固醇含量在300ml以下
2、免用或少用動物內臟、腦、魷魚、烏賊、魚子、蛋黃之類含膽固醇高的食品。
3、不用肥禽、肥肉、豬油、牛油、羊油。
4、瘦肉可少量選用,牛奶每日1杯,以脫脂奶或酸奶為佳。
5、多選用大豆、香菇、木耳等降脂食品。
6、烹調時選用豆油、茶油等含多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油脂。
(8)少渣膳食:適用于傷寒、腸炎、痢疾、肛門腫瘤、胃腸道手術后、食道靜脈曲張等。
膳食特點:
1、所有食物皆需切小、搗碎、煮爛。
2、免用粗糧、韭菜、豆芽等含纖維素多的食品。
3、不用含脂肪多的食品,不用油炸的烹調方法。
4、不用刺激性調味品。
5、多用魚、蝦、肉、豆腐腦等易消化食物。
6、如長期食用,需給予適量鮮果汁、蔬菜汁以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不足。
(9)高纖維膳食:適用于便秘、肥胖病、冠心病、高脂血癥、糖尿病等。
膳食特點:
1、采用含纖維多的食物,如韭菜、豆芽、粗糧等。
2、有條件時可適量采用纖維素沖劑,果膠類以增加食物纖維。
3、長期過量使用高纖維食物易產生無機鹽和微量元素的不足,因此要注意營養素的平衡。
三、試驗膳食(亦稱診斷膳食)
試驗膳食是指在特定的時間內,通過對膳食內容的特殊調整,協助診斷疾病,是配合臨床檢查病因,明確診斷的一種輔助手段。
(1)膽囊造影檢查膳食:適用于需要用X線或B型超聲波進行膽囊與膽管形態與功能檢查的患者。
膳食原則及方法:
1、檢查前1日午餐進食高脂肪、高蛋白膳食,以刺激膽囊收縮排空,有助于使顯影劑進入
1/2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