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有缺點的。有的缺點損害形象,有的缺點妨礙工作,有的缺點影響關系……然而,有一個至今還被許多人當作優點的缺點,其危害遠遠超過其他缺點,因為它危及人的生命。這個缺點就叫“不愛護自己的身體”。
長期以來,我們把“放棄休息時間、帶病堅持工作”作為優點充分肯定、大力宣揚。凡是報道先進人物,幾乎都少不了節假日不休息、有了病瞞著大家之類的內容。沒有了這一項,似乎就不能說明他們的先進性,就打動不了讀者的心。要是有人檢討自己“不愛護身體”,那一定會被認為“名為檢討,實為標榜”,曲線贊揚自己工作賣力;要是有人提意見時說某領導不注意休息,也一定會被譏為“看似批評,實是表揚”的馬屁精。翻翻前幾年的報刊,這類主題的雜文、漫畫并不少見。
應該說,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放棄休息時間、帶病堅持工作是需要的,比如戰爭,比如搶險救災。但在大量的日常工作中,則不應提倡。一些疾病,尤其是嚴重慢性病的形成和發展,共同的原因不外乎環境污染、工作壓力、遺傳因素和不良生活習慣。而其中因工作壓力所帶來的長時間的精神緊張,會使肌體的免疫力下降,導致各種疾病乘虛而入。北京一家機構的調查表明,知識分子的平均壽命不到60歲,比中國人平均壽命低十多歲;《新聞記者》雜志報道,上海市新聞工作者的平均死亡年齡僅為45歲多一點。這都與這些人群的工作壓力大、作息沒規律、生活習慣差有直接聯系。一個人,經常放棄休息,超負荷甚至帶病工作,如果他的工作效率不比別人低的話,那就一定能為社會做出比別人多得多的貢獻。我們之所以長期把廢寢忘食地工作看作優點,原因也在這里。但是,這種看法存在嚴重的片面性。一個人因為長期處于緊張狀態而染上重病,給個人造成極大痛苦不說,還給家庭、單位增加沉重的經濟負擔,牽制家屬和同事的大量精力。如果因病早逝,更是家庭、社會的一大損失。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說,愛護自己的身體,有百利而無一害。
放棄休息,超負荷甚至帶病工作,有一個共同的理由,那就是“忙”。我們的工作的確忙,而且一定會越來越忙。但是,就一般人來說,總忙不過美國總統吧?美國的總統除了要管自己國家的種種大事,還到處伸手去管人家國家的事。但是他們除了發生像“9·11”這樣的突發性事件,被迫中斷休假外,平時再忙也是要定期休假的。許多人的忙,有些是真忙,有些則是假忙、空忙。一個人真忙是好事,但也不能累垮了身體,必要的放松是萬萬不能少的,有張有弛,才有效率,才能持久。一個人盡做些花拳繡腿、裝腔作勢的事,對社會沒有好處,累壞了身體,還要國家埋單,這樣的忙不要也罷。
糾正不愛護自己身體這個致命的缺點,首先要轉變陳舊的觀念,形成正確的輿論,同時還要有相應的制度。近見報道,溫州市政府做出決定,強制公務員休假,不休假者,年終考核要扣分;湖州市一所學校獎勵10年沒得病的“健康教師”。盡管這些措施尚有不盡完善之處,但它們所反映出來的理念是應該肯定的,也是值得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