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是冬春交季、疾病多發的時期,人們需要對自己的身體格外關注。事實上,不僅季節變化對人的健康有影響,而且,一天中的時段轉換對于某些病患來說也可能成為危險時刻。
疾病的發作和一天中的時段變化有著一定的聯系。有些疾病發作時間在白天,有些卻是在夜晚,原因在于人的體溫在白天和黑夜并不相同。早晨人體溫度一般為35至36.1度左右,而下午則可以升至37.4度或更高。由于人體激素和腦溫度的變化,人體溫度在早晨4點到5點最低,下午5點到8點最高。80%的心肌梗死、猝死和心絞痛是發生在早上6點到下午1點之間。
早晨注意防心臟病
以冠心病為主的心臟病“盯上”了那些暴飲暴食、起居無常的人們,并在他們中間很快打開了“市場”。很多人的心臟病主要是生活方式不當導致的,因此也被稱為“生活方式病”。
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心臟病主要發生在清晨,發病人群是60歲以上的老人。早晨對于心臟病人來說是一個危險的時間段。研究表明,早晨有4種情況容易引發心肌梗死:緊張、性活動、憤怒和過度疲勞的晨練。如果你的家人早上出現胸痛、大汗、憋氣、面色蒼白等癥狀,極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這時你千萬不要搬動病人,而應該馬上送病人去醫院或叫救護車。
預防心臟病的關鍵是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等。此外,早晨還容易出現胸痛。如果在晨練時或早晨總會發生胸痛,應該及時找醫生。另外,過敏性鼻炎也容易出現在清晨睡醒時。因為當人們起床時,身體從一個溫暖的環境到另一個環境中,身體經歷了溫度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對身體的一種刺激。
夜晚注意防胃病
腸胃病專家指出,因潰瘍引起的消化道疼痛主要發生在夜晚,這個時候消化組織分泌出更多的酸性物質,因此,不要在夜間服用像阿司匹林或非類固醇的抗炎藥。夜間的突發病癥大部分是消化系統的病癥。通常是因為人們吃得太多或太急,導致躺下睡覺后產生疼痛。夜晚胃病病人出現的主要癥狀有:胃疼、燒心、反酸、胃部不舒服、胃脹、不想吃飯、打嗝、燒心等。如果出現以上癥狀者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好多疾病如膽囊炎、膽結石等,與胃炎的癥狀很相似。
一般來說,胃炎病如果治療兩周后不見效果就應換藥或者再做進一步檢查。同時,胃炎患者應戒煙酒,生活有規律,不要過度疲勞,酸辣、過甜及刺激性的食物盡量少吃。另外,受一些外部因素影響,某些病癥在夜晚會發作得更加頻繁。例如,鼻子堵塞,這是因為夜晚溫度下降或睡覺姿勢不正確導致呼吸道梗塞所致;在夜間還容易發生咳嗽,時間大約是在人們睡下一兩個小時后。
季節變化注意防老病復發
醫學研究發現,情緒變化、復發病和抑郁狀態與季節變化有關。天氣變化影響血壓、激素的分泌、免疫力、肝腎功能等一系列人體機能。春秋氣壓和溫度的波動常常會使一些原有病人如頭痛、關節痛、循環系統再次出現問題,還可能使原有的疾病加重。
天氣驟變常會加劇哮喘病人、術后患者、心血管病患者、風濕病人的病情。過度的寒冷和炎熱對敏感人的機體也有很大的影響。雨天和冬天令人悲傷或感到壓力,晴天則讓人高興、愉快。比如,在冬季,有些人易患抑郁癥。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對心血管病人、關節炎患者、呼吸系統疾病和體弱者來說,冬季是一道難關。抑郁癥或情緒低落的原因是人體血清素水平降低所致,通常30歲以上的婦女易患此癥。為防止情緒低落,建議盡量在陽光多的窗戶旁工作或休息,每天早晨散步至少15分鐘,接受日光治療或到海邊小住2至3天。微弱的光線導致人體激素分泌的不平衡。人的精神狀態與季節變化有關系。抑郁癥患者情緒低落,體力、精力和腦力明顯減弱,雖然有些人外表看來還十分樂觀,但實際上內心很痛苦,也使周圍的人常因此忽略了病人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