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喜愛運動的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在進行了一段時期的鍛煉之后,總感到身體的某些部位經常疼痛,比如下腹部、關節、脊背等等。健康專家指出,特有的生理結構和生理周期,使運動傷害成為了一個長期困擾的問題。而有關專家也根據具體情況總結出了以下5點情況,希望能夠引起朋友,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少女們的高度注意。
1、外陰創傷
如果在活動中不慎,如外陰部與自行車的坐墊、橫梁或其他硬物相撞,那么很容易發生外陰部血腫,嚴重者傷及尿道和陰道,甚至盆腔。這一點尤其要引起年輕的注意,運動中要注意身體的保護。
2、月經異常
國外專家調查,從事較大運動量的少女,月經異常者占相當大的比例,多表現為月經初潮延遲、周期不規則、繼發性閉經等,且運動量愈大初潮年齡越晚。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強烈運動會抑制下丘腦功能,造成內分泌系統功能異常,影響體內性激素的正常水平,從而干擾了正常月經的形成和周期。
3、破裂
劇烈活動、抓舉重物、腹部擠壓、碰撞等都可引起破裂,從而出現下腹部疼痛,甚至波及全腹。破裂一般發生在月經周期第1018天,其中80%的患者是黃體或黃體囊腫破裂,腹腔穿刺有血。
另外,出現囊腫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大部分囊腫是由于的正常功能發生了改變而引起的,所以絕大部分囊腫都是良性的。但是如果囊腫性質發生惡變,就成了癌。
4、內膜異位癥
經期劇烈運動有可能使經血從腔逆流入盆腔,隨經血內流的內膜碎屑有可能種植在上,形成囊腫。得了內膜異位癥后,患者常出現漸進性加劇的痛經,還常引起不孕。(內膜異位癥的預防)
5、下垂
做超負荷運動,特別是舉重等訓練會使腹壓增加,引起暫時性下降,但不會出現脫垂。若長期超負荷運動,就會發生脫垂。試驗表明,位置正常的婦女負重20公斤時,宮頸位置沒有明顯變化;負重40公斤時,宮頸就明顯地向下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