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6-25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時令食療
“陰氣漸重,露凝而白!苯裉鞛樨ニ臍夤澋陌茁,在長江流域以北確是“露凝而白”了,在南方雖秋意未濃,也始見陰氣,早晚已有涼意。此時佐餐的湯品逐漸轉向滋陰為主,況且今年夏日比較炎熱,人體耗津傷陰過大,現應適時調理。
秋天的天氣是燥,燥邪影響人體就可產生燥病。如何防燥病呢 ?
芡實蠔豉老鴨湯味道甚佳,且具滋陰補腎,健脾益血的功效,亦可為中秋時節的湯品,同時能適應腎陰不足,癥見腰膝酸軟、頭暈目眩、消渴、遺泄、潮熱等,或脾虛水腫,久瀉;或老人腎虛之尿頻;或病后脾虛體弱,虛煩不眠等。
*[材料] 芡實60克、蠔豉250克、光老鴨一只(約600-700克)、生姜3片。
本湯確是滋陰補腎之湯品,其中芡實性平,味甘、澀,具補腎澀精、健脾止瀉的功效,為中醫補腎健脾、澀精止遺常用之藥物。
古藥書曾有說芡實是“嬰兒食之強身,老人食之延年”的糧菜佳品。
蠔豉性平,味甘、咸,有滋陰養血的作用,是常用之營養佳品,既可為湯,又可做菜。因其富含各種微量元素,能增強兒童的智力發育,故又有“益智海鮮”的美稱,有的地方則呼其為“海牛奶”。
老鴨則能補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煩熱,并補血行水、養胃生津;
生姜則健胃、除腥。
合而為湯,滋腎健脾而益陰血,是老少咸宜、家庭常用的清補湯品。
*[烹制] 蠔豉先用清水浸軟、洗凈,芡實用清水洗凈,并浸泡半個小時,老鴨洗凈、斬為件塊,然后一齊放到瓦煲里,加入清水12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用文火煲3個小時,加入適量鹽和少許生油便可。此量可供4-6人,蠔豉、鴨肉可用醬油拌之佐餐用。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