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6-17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張先生已有6年駕齡,可說是駕車老手。不久前因皮膚過敏,服用了抗過敏藥物。次日驅車上班途中,他感到頭暈乏力、反應遲鈍。突然,前方道路出現了施工標志,張先生剎車不及,撞到了施工現場的圍欄,險些釀成嚴重的交通事故。事后,張先生詢問了醫(yī)生,才知道是因為前日入睡前服用抗過敏藥產生副作用所致。
?近年來,據有關部門統計,因服藥后駕駛導致的交通事故明顯增多,服藥后駕駛已成為當今引發(fā)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眾所周知,飲酒后嚴禁駕車。但是,人們對服藥后開車的危險性卻缺乏認識。那么服用哪些藥物會影響安全駕駛呢?
?抗過敏藥:苯海拉明、異丙嗪(非那根)、撲爾敏、克敏嗪、賽庚啶等抗過敏藥主要用于治療各種過敏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等。因其具有減輕鼻塞、流涕等感冒癥狀,也被用于感冒的治療,目前市售的抗感冒藥,如日夜百服嚀、愷諾、重感靈、新康泰克等,都含有撲爾敏的成分,服用后可能出現嗜睡、眩暈、頭痛、乏力、顫抖、耳鳴和幻覺等癥狀,容易引發(fā)交通事故。
?鎮(zhèn)靜催眠藥:安定、氯硝安定、佳靜安定等藥物服用后可引起嗜睡、乏力、頭痛、頭暈、運動失調等副作用,嚴重者可出現視力模糊、精神紊亂、興奮不安、眼球震顫等癥狀。服用巴比妥類、水合氯醛等催眠藥,可產生頭暈、困倦等后遺效應,停藥兩至三日后,仍可能出現以上不適反應。
?解熱鎮(zhèn)痛藥:如阿斯匹林、水楊酸鈉、安乃近、非那西丁、氨基比林等,此類藥如使用劑量過大,可出現眩暈、耳鳴、聽力減退、大量出汗,甚至虛脫等副作用。
?鎮(zhèn)咳藥:患者服用可待因、克咳敏、美沙芬等鎮(zhèn)咳藥后,可出現嗜睡、頭暈等不適反應,過量服用還可引起興奮、煩躁不安。此類藥物為高空作業(yè)、駕駛車輛、操作機器時所禁用。
胃腸解痙藥:阿托品、東莨菪堿和山莨菪堿等解痙止痛藥服用后,常見視物模糊和心悸等副作用;過量服用則出現焦躁、幻覺、瞳孔散大、譫妄和抽搐等中樞興奮癥狀。
止吐藥:胃復安、嗎叮啉、樞復寧等藥物可以引起倦怠、嗜睡、頭暈等不適,長期或大量服用可出現肌震顫、斜頸、共濟失調、驚厥等不良反應。
抗高血壓藥:如利血平、可樂定、特拉唑嗪、硝苯地平、吲噠帕胺等,部分患者服用后可出現心悸、體位性低血壓、頭痛、眩暈、嗜睡、視力模糊等不適。
平喘藥:麻黃堿、異丙腎上腺素、沙丁胺醇、喘康速等平喘藥,長期或過量服用可引起震顫、焦慮、頭痛、心悸、心動過速、軟弱無力等嚴重的副作用,影響駕駛安全。
抗心絞痛藥:硝.酸甘油、心得安、消心痛和心痛定等藥物服用后,會有搏動性頭痛,在高速行駛或顛簸不平的道路上行駛時駕駛員容易出現眼壓、顱壓升高等副作用,導致視力不清、頭痛、頭暈、乏力等癥狀。
抗微生物藥:長期或過量應用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和新霉素等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及酮康唑等抗霉菌藥物的駕駛員,可出現頭痛、耳鳴、耳聾、視物不清、顫抖和體位性低血壓等不良反應。
降糖藥:胰島素、優(yōu)降糖、美吡達、達美康等降糖藥,如使用劑量把握不當,可導致低血糖反應,出現心悸、頭暈、多汗、虛脫的癥狀。
抗心律失常藥:長期、較大劑量服用慢心律、心得安等抗心律失常藥物,可出現頭痛、眼花、耳鳴和低血壓等不良反應;劑量過大時可產生心動過緩、傳導阻滯,甚至低血壓昏厥。
以上藥物的副作用均可影響駕車的安全性,進而導致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因此,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特需科副主任醫(yī)師黃淑芳建議,在一般情況下,駕車時應盡量不服用以上藥物。此外,考慮到多種藥物聯合應用可能加重藥物的副作用,因此駕駛員如果由于病情需要而用藥,一定要接受醫(yī)生的指導。對因疾病必須服用的藥物,應認真、詳細了解其作用、服用方法、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嚴禁隨便用藥。如服藥后出現身體不適等異常情況,應去醫(yī)院請教醫(yī)生,不要勉強開車,以免發(fā)生行車事故。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