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6-1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強迫癥是以反復出現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基本特征的一種神經癥性障礙。強迫癥病人總感到如果不做某一特殊的儀式動作,就會發生一些可怕的事情,一旦果真沒有完成這一動作,就會立即出現嚴重的焦慮或非常不適,不斷嘮叨沒有完成這件事的心情,難以擺脫,甚至走向極端。
強迫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國外流行病學統計患病率在2%-3%,發病的平均年齡范圍是22歲到36歲,35歲以上發病者只占15%。
強迫癥的臨床表現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強迫現象只是輕微的,或暫時性的,當事人不覺痛苦,也不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就不算病態,也不需要治療,比如反復檢查門鎖,許多人都有這種毛病,如果每天重復的次數不多,強迫行為對自己的生活沒有什么妨礙,不用管它。而有些人的強迫癥狀每天出現的次數較多,且干擾了正常生活,對工作和學習有很大影響,就需要治療了。
由于強迫癥患者通常不愿意透露或者承認自己的病情,可以通過3個常見的問題進行篩查:
問題一:“你是否反復出現一些讓你感到焦慮但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擺脫的想法?”
問題二:“你是否把東西都弄得非常干凈或者頻繁洗手?”
問題三:“你是否過度地檢查東西?”
如果三個問題中有一個問題是肯定的答案,回答者就存在強迫癥可能,應該盡快向心理醫生進行咨詢。
如何治療強迫癥?
強迫癥可以用心理治療,也可以用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目前主要使用具有中樞神經系統5-羥色胺回收阻斷作用的藥物,以及某些抗焦慮劑,但應在?漆t生指導下服用。心理治療有發掘病因的領悟療法及針對強迫行為的行為矯正療法。患者可以嘗試使用一下療法:
1.聽其自然法
任何事情聽其自然,該咋辦就咋辦,做完就不再想它,不再評價它,如好像有東西忘了帶就別帶它好了,擔心門沒鎖好就沒鎖好算了,東西沒收拾干凈就臟著亂著唄。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來克服由此帶來的焦慮情緒,強迫癥狀會慢慢消除。
2.宣泄療法
讓患者說出自己的緊張情緒,如自己過去曾在某個情景或某個時候受到的心理創傷、不幸遭遇和長期的緊張、焦慮、恐懼心理等等,把內心的痛苦情緒盡情地發泄出來。說出自己的恐懼,也就降低了恐懼;說出自己的緊張,也就緩解了緊張。
3.轉移注意力
當出現強迫癥狀時,要想辦法轉移注意力,盡快脫離現實癥狀,擺脫痛苦。例如,一到出門時就檢查門鎖,怎么克服呢?把時間安排得緊一點,如果平時上班需在路上花30分鐘,20分鐘就比較緊張了,那么就留20分鐘趕路,因為時間緊,怕遲到,出門前先用心看看門鎖,出門后注意力都在趕時間上,也就來不及再反復檢查門鎖了。
4.不做完美主義者
強迫癥患者常常有完美主義性格,治療者應讓他們認識到處事太完美的心態是不正確的。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完人,我們可以盡力把該做好的事做好,但每個人都應承認和接受自己有犯錯誤的可能。因此,建議患者對工作、學習、生活應采取樂觀態度,對人對事不必過分認真,對自己也不必過分苛刻,提高自己隨機應變的能力。
5.多參加文體活動
從事各種有趣的文體活動,可以解除生活或工作中的單調、乏味,減少精神壓力和緊張情緒。堅持正常的學習與生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讓生活充實起來,就會減輕癥狀的干擾,恐懼和焦慮也會逐漸減輕。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