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6-1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一項旨在調查中年人口健康狀況,以尋找和制定相應對策的“全國大中城市第三態人群健康狀況調查活動”,于今年6月在全國33個大中城市展開。
所謂第三態,即人體除了健康和疾病狀態外,處于二者之間的潛病狀態或亞健康狀態。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資料顯示,全世界約有60%以上的人處于第三態,且多發生在中年人群中。
此次調查活動預計將通過一年半的調查,摸清城市中年人群中第一、二、三狀態的基本構成情況,制定第三態的診斷標準,建立評價指標體系,提出中年人群主要存在的健康問題及其對策,為開發第三態人群的保健市場提供依據。
亞健康狀態被稱為世紀病。如果把健康和疾病看做是生命狀態兩端的話,就像一個兩頭尖的橄欖,而中間凸出的一大部分,就是處于健康和有病兩者之間的過渡狀態——亞健康。“亞健康狀態”是近年來醫學界提出的新概念,又稱“第三狀態”、“次健康”,因其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和特有的時代性,被稱為“世紀病”。一般指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生理功能低下的狀態。通俗地講,“亞健康狀態”是指在醫院檢查化驗不出毛病,又自我感覺身體不舒服的情況。
“亞健康狀態”主要表現為長期持續的疲勞、失眠、多夢、戀床、四肢無力;經常性的感冒,無名低熱;精神難以集中,感覺遲鈍,記憶力減退;總是心驚肉跳、煩躁不安,怕去某些地方和場合,怕見某些人物;易怒,情緒低落,猶豫不決,淋巴節腫大,性功能減退等。
在不同地域,不同生活和工作背景,不同社會層次、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氣質特點的人們中,亞健康狀態的分布、表現和發展結局是不盡相同的。就行業而言,最容易患此病的依次為飛機調度員,學校教師,企業經理,汽車駕駛員和警察。此外,運動員及A型行為者的發病率也較高。
造成“亞健康狀態”的原因是復雜多樣的。一般認為,心因常起主導作用,即隨著現代化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競爭日趨激烈,人際關系復雜緊張,而使人的心理失衡所致;其次,與膳食結構有關。當機體攝入熱量過多或營養貧乏時,可導致機體失調;還有,個體的個性特征差異也常起著特殊作用。具有過高的抱負,敵意感甚強的A型行為是造成“亞健康狀態”的原因之一。具有這種行為特征的人還容易發生原發性高血壓及糖尿病等。此外,“亞健康狀態”形成的因素,還有過量吸煙、酗酒,大氣污染,長期接觸有毒物品等等。
“亞健康狀態”是一種動態的變化狀態,有可能發展成為第二狀態,即生病,也可通過治療恢復到第一狀態,即健康。我國醫學專家提出,目前西醫對“亞健康狀態”尚缺乏完整的有針對性的有效治療措施,而運用中醫整體調治的方法可獲得良好的效果。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