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6-1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一些本應是老年人患的疾病在青年人中時有發生,而且年齡前移的趨勢,讓人擔憂。近日,記者在北京廣安門醫院采訪時了解到,通過近幾年的臨床觀察,過去一向被視為困擾老年人的常見病癥,如今已逐漸年輕化。年輕的“老年病”患者,從病種上看主要有腦出血、腦梗塞、原發性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糖尿病以及各種腫瘤,其中以高血壓病、糖尿病和腦中風更為明顯與普遍。據統計數字顯示,在近20年的時間里,這些老年病的初發年齡下降了6.3歲,不滿40歲初發老年病者增加了26.3%。老年病出現低齡化趨勢已經不是新聞,年輕的“老年病人”比例上升如此之快、“老年病種”如此之多,出乎許多醫生意料之外。
生活不規律是主要殺手
北京廣安門醫院老年病科主任醫師朱健貴解釋說,老年病現在之所以“年輕”了,與人們的生活有很大關系。他說,很多年輕人缺乏健康意識,以為年輕身體好,長期超負荷工作,使身體一直處于高度的緊張和疲憊狀態,同時在豐富的夜生活提供的多種可能性面前,他們即便沒有工作、學習任務,也選擇“通宵達旦”的生活方式。朱醫生告誡說,千萬別透支睡眠。自古以來,睡眠一直占據人類生活1/3左右的時間,它和每個人的身體健康密切相關。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睡得香”為健康的重要客觀標志之一。人們經常有這樣的體會,當感到情緒不佳或者身體不適時,美美地睡上一覺后,會覺得精神倍增,身體的不適也會有所減輕,甚至恢復如常。由此可見,質量好的睡眠確是一味有益身心健康的滋補品。而許多白領階層的早晨往往從中午才開始,食宿皆無定準,生物鐘混亂,抵抗力下降,很容易染病,如心肌梗塞患者的年齡層,趨向老齡化和年輕化兩個極端,前者是高齡化社會的自然現象,后者則與緊張的生活程度密切相關;另外,一些青年人的不良嗜好,如酗酒、大量吸煙、通宵打牌、過度娛樂等,使得肌體調節紊亂,也是誘發疾病的原因。
法國科學家最近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青年和中年男子在周末最容易患心臟病。研究者在研究了法國從1987年至1997年的心臟病突發和死亡原因統計數據后說,目前還不知道周末易發心臟病的原因。但他們指出,這可能是因為年輕男子在周末活動較多,脆弱的人就比較容易犯心臟病。
飲食不科學是主要誘因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飲食中攝入的高能量、高脂肪類物質逐漸增多,據統計,現在肥胖者逐漸增多,40歲以下的人約有85%體重超重。由于收入的增加,一些人只顧滿足口福之欲,盲目進補,攝入了過多的油膩食物,脂肪和膽固醇在體內過多堆積,粗纖維、維生素攝入嚴重不足。朱醫生提醒說,沒有任何一種食物能全面包含人體所需的營養。西方營養學家提倡每人每天要吃50種以上食品。而我們日常多數人的食物都存在單調化,長期一貫制,根本不是以自身身體需要來進行膳食安排,只有飲食合理,疾病才不易侵入。
此外,飲食不規律,饑一頓,飽一頓,飲食無度,加上不良的作息習慣,綜合起來,導致營養失調,腸胃、神經功能紊亂,也導致誘發各種疾病。而且,出門坐車,開會坐沙發,上樓有電梯,騎自行車、步行者減少,這樣不僅減少了活動量,也讓人養成了懶惰的習慣。以上種種,都給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等老年病的發作創造了條件,使得老年病越來越“年輕”了。
亞健康不容忽視
據朱醫生介紹,常有患者訴說他們感到無緣無故的頭痛、兩眼發黑、疲勞無力、失眠、心緒不寧、心慌甚至視力模糊、呼吸困難、自我感覺不佳等,工作能力大不如前。醫生給他們檢查卻查不出疾患。其實,這是一系列疾病的前兆,醫學家把這種處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稱為人的第三種狀態或“亞健康”。
在發達國家和城市中,除了確診的病人外,常人眼中的健康者有一半左右處于“亞健康”狀態。據統計資料表明,我國目前也有近半數左右的人處于這種狀態。這種不健康的“灰色狀態”,如果得不到及時矯正,久而久之會導致人體功能紊亂,從而引發器質性病變。最近一項對新聞記者身體狀況的調查更讓人觸目驚心:已死亡的在職職工平均年齡僅為45.7歲,其中患癌致死者的比例高達72.7%;因病住院的平均年齡為44.2歲,患病比例最高的分別是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在最近一次健康普查中發現,一半以上的新聞工作者處于患病、亞健康狀態。亞健康不僅帶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富貴病的大面積增生,更使得這些病癥呈現低齡化趨勢。
無論是高血壓、糖尿病,還是心腦血管病和腫瘤,患病后都不可能藥到病除。就老年病的年輕化,專家指出,人們應該注意改變生活方式,使生活規律化,飲食上要少吃一些脂肪高、能量高的食物,多吃一些蔬菜、瓜果類的清淡食品。同時,培養多種興趣,保持精力旺盛,使生活更加充實,生機勃勃。要善待壓力,以保證健康、良好的心境,使體內的正氣旺盛,祛除致病因素。此外,還應該多接觸大自然多進行體育鍛煉,可以防病治病,延緩衰老。
相關知識:年輕人常見的“老年病”
糖尿病:根據新的研究報告,近20年來因糖尿病致死者增加了3倍,是現代10大死亡原因中增長最快的疾病。而患糖尿病的50%女性和20%男性在初發病時,都有體型肥胖的現象,胖子罹患糖尿病的機會是瘦子的2-3倍,且愈肥胖,發病的時間愈早。目前20-35歲的年輕糖尿病人在逐年增加。
心肌梗塞:專家們發現,心肌梗塞患者的年齡層,趨向老齡化和年輕化兩個極端,前者是高齡化社會的自然現象,后者則與緊張的生活程度密切相關。
腰酸背痛:由于有些年輕人長期四肢不勤、缺少運動,不但各個器官應變能力下降,造成肌肉僵硬、萎縮,腰酸背痛隨之而來。據調查顯示,醫生經常處理的三種疾病是感冒、腹瀉和背痛,而上班族中慢性背痛者多見。
乳腺癌和大腸癌:醫學界已經確定,在所有的癌癥中,乳腺癌、大腸癌同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有絕對的關聯性,而這兩種疾病在年輕人中發病率明顯提高。這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年輕人飲食習慣日趨西化,另一方面,不少年輕人自恃年輕,忽視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忽略了早期癥狀。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