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6-1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離休和退休是生活中的一次重大變動,由此,當事者在生活內容、生活節奏、社會地位、人際交往等各個方面都會發生很大變化。由于適應不了環境的突然改變,而出現情緒上的消沉和偏離常態的行為,甚至引起疾病,就謂"離退休綜合征"。
1.病因
長期習慣于繁忙的工作,雖也時有抱怨,但畢竟是將此視作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離退休后邊起悠閑的生活,這種事物、環境、工作、生活發生的突然性的改變,會產生短暫的情緒反應,導致心理上的淡漠和變態。一段時間后;如不能順應角色的改變,未完成心理上自我調整相適應,終日悶悶不樂,無法控制情絡,排除孤獨寂寞之感,心理上會轉向"內攻",而引起生理上的應激狀態。
此外,當事者己進入老年期,機體正處于衰老、退化階段,如對離退休這一重大生活事件發生了強烈的情緒體驗,則很容易破壞人體的內環境穩定,造成內分泌功能紊亂,中樞神經功能失調而使心身功能發生障礙。
2.臨床表現
從群體生活的大天地轉向家庭小天地,從忙人變成閑人,容易使人萎靡不振、意志消沉和情緒低下。具體可表現為坐臥不安,行為重復,往返猶豫不決,整日不知干什么好;有時還會出現強迫性定向行走。由于注意力不能集中,常做錯事;性格變化明顯,容易急躁和發脾氣;對什么都不滿意;多疑,當聽到他人議論工作時常會煩躁不安,猜疑其有意刺激自己。平素頗有修養的當事者,有時候也會一反常態而不能客觀地評價外界事物,常有偏見。大多數當事者有失眠、多夢、心悸、陣發性全身燥
3.防治策略
培養對生活的新興趣,轉移離退休后孤獨、憂郁、失落的情緒,是避免患"離退休綜合征"的重要措施。當事者可根據自己的年齡、體質、興趣、鍛煉基礎,每天堅持體育鍛煉,堅持參加適當的體力活動和社會文娛活動,注重參加"忘記年齡、職業、輩份、性別"的"忘年交"社會活動。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選學一兩項技藝,諸如書法、圖畫、攝影、園藝、烹調、養魚、飼鳥、種花等,用以調節情緒,充實精神,穩定生理節奏,讓自己的生活充實而充滿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