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說患了疾病,但在古代疾與病含義不同。 疾是指不易覺察的小病(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會發展到可見的程度,便稱為病。這種患疾的狀態,現代科學叫亞健康或第三狀態,在中醫學中稱未病。 未病不是無病,也不是可見的大病,按中醫觀點而論是身體已經出現了陰陽、氣血、臟腑營衛的不平衡狀態。我們的祖先早就意識到,有了疾病除積極尋找除疾之法外,還積累了許多預防疾患的措施!饵S帝內經》有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兵,不亦晚乎?”由此可鮮明地看出我們的祖先已認識到對疾病應未雨綢纓、防患未然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