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一、什么是武夷巖茶?
武夷巖茶屬青茶類(俗稱烏龍茶類)、半發酵茶類。要了解武夷巖茶,先說說武夷山,武夷山是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坐落在福建省東北部,有“奇秀甲于東南”之譽。群峰相連,峽谷縱橫,九曲溪縈回其間,氣候溫和,冬暖夏涼,雨量充沛。武夷不獨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產之奇而奇。武夷山懸崖絕壁,深坑巨谷。利用巖凹、石隙、石縫,沿邊砌筑石岸,構筑“盆栽式”茶園。“巖巖有茶,非巖不茶”,巖茶因而得名。
武夷巖茶也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根據現的國家標準,在獨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態環境條件下選用適宜的茶樹品種進行繁育和栽培,用獨特的傳統加工工藝制作而成,具有巖韻(巖骨花香)品質特征的烏龍茶。
這里要注意的1.出產于武夷山市2798平方公里土地上2,用獨特的傳統加工工藝制作而成(條索狀)。3,具有巖韻(巖骨花香)品質特征的烏龍茶4,武夷巖茶是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的名茶 。
二、武夷巖茶制作工藝?
武夷巖茶大紅袍傳統手工制作工藝程序是:采摘——倒青——做青(反復幾次)——炒青——揉捻——復炒——復揉——走水焙——揚簸——揀剔——復焙——歸堆——篩分——拼配等。關鍵工序在做青、焙火。其工序之繁復、技藝之高超,勞動強度之大,費時之長,制約因素之多,是其他制茶工藝少有的。
采摘方法:每季萌發的新梢,確定合理的留養高度為采摘面高度,并以此為水準從樹冠中往外采。高于額定采摘面以上的新梢芽葉應全部采摘,低于額定采摘面以下的新梢芽應全部留養。
采摘方式有人工和機械兩種。人工采摘占用人力多、成本高、管理難度大,在武夷山茶園分散、地形復雜、茶樹長勢不一處較為適用。機械采摘省勞力、成本低、速度快、效率高,適宜大面積標準化管理的茶園使用。初次使用機采茶青質量較差,含有大量的老梗、老葉,長短不一;機采連續2 ~ 3 年后,茶青質量比人工采摘的更好。
三、武夷巖茶有哪些種類?
武夷巖茶按茶樹品種特征(香氣、滋味等感官體驗),又分為水仙、肉桂、大紅袍三大系列,水仙以醇和為主,肉桂以厚重為主,其中大紅袍統領眾多不同香氣特征的小品種茶。
1.大紅袍
大紅袍以香為主,又稱巖茶之王,堪稱國寶,是武夷巖茶的扛鼎之品。
【聞香識趣•青峰之巔(大紅袍/100g)】
2.肉桂
肉桂以厚重為主,由于它的香氣滋味有似桂皮香,所以在習慣上稱“肉桂”。
【聞香識趣•巖骨花香(肉桂/100g)】
3.水仙
水仙以醇和為主,原來自水吉,傳發現于祝仙洞下,故名為祝仙,因當地“祝”與“水”同音,后習慣稱為水仙至今。武夷山由于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使的武夷水仙品質更加優異。
【聞香識趣•相思一葉(水仙/100g)】
四、如何沖泡?
第一步:準備110ml-150ml白瓷蓋碗和白瓷杯,沸水溫器具。
第二步:將7-8g/泡茶葉投放蓋碗,約占蓋碗1/2-2/3。
第三步:沸水高沖,第一泡2-3秒內快速出水,起洗茶、溫茶作用。
第四步:第2至第5泡坐杯5-8秒,出水務必干凈,分茶,品飲。其后每泡坐杯時間根據個人口味延長5-10秒。
第五步:品鑒原則:先聞香之高低、濃淡、清濁;再品味之厚薄、醇澀、甘苦;后品韻之長短。以香入水,滋味厚實,有苦有澀能化開,回甘持久為佳。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