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8-09 來源:尋醫問藥 作者: 我要糾錯
反射性癲癇病小常識有哪些?反射性癲癇是由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刺激,通過丘腦體皮質系統的激活,反射性地引起癲癇發作,臨床上多表現為強直-陣攣發作、肌陣攣發作、強直性發作等。反射性癲癇的治療與其他類型癲癇相同。已查明病因者首應行病因治療。若一時病因未明,則可行藥物控制發作。發作次數少者可不行藥物治療,應盡量避免誘發因素的刺激而預防其發作即可。抗癲癇藥物的應用原則與其他類型的癲癇相同。
簡單刺激誘發的反射性癲癇: 光敏性反應常見于兒童及青少年,多與遺傳有關,并與癲癇有較高的相關性。具有光敏性反應的人90%有癲癇。原發性全身性癲癇中2l%的病人有光敏性反應,癥狀性或隱源性癲癇中為5.1%,局部性癲癇中為2.8%。簡單刺激誘發的反射性癲癇指由簡單感覺刺激觸發的癲癇發作,包括視覺刺激、聽覺刺激、軀體感覺刺激等。研究表明,各種感覺性刺激最初在原發性感覺投射區產生爆發性點燃,進而通過丘腦、腦干網狀結構或皮層通路擴散,引起相應的發作癥狀。在各種簡單反射性癲癇中,視覺刺激引起的發作最常見,研究的也最多。根據誘發因素不同,將反射性癲癇分為以下幾類:
常見的反射性癲癇病有:
1、視覺刺激:如由光源強刺激、閃光刺激等引起的發作(稱光敏性癲癇)。目前臨床上做腦電圖檢查時,就是利用這種原理,對受檢查者進行刺激,以期誘發發作,從而為臨床診斷提供依據。
2、聽覺刺激;
3、軀體感覺刺激:即身體某部位受到觸覺,或溫度覺或關節運動覺的刺激而引起發作;
4、精神感覺刺激:如強烈情感刺激、驚嚇等;
5、內臟感覺刺激:如進食后胃的牽張感、腹脹、咳嗽、憋尿、心慌、牙痛、性交等。
一、非特異性刺激誘發因素所致發作:這類病例常因生理因素、環境因素和性腺功能的影響而誘發癲癇。如有些婦女在經前期的發作較平時頻繁,或在經期或在妊娠期間發作,而有些患者的發作與睡眠覺醒周期有關,或僅在白天,或僅在夜間發作,或僅在睡眠中發作,或在晨醒時發作。其他因素如高熱、飲酒、過度換氣、代謝紊亂、睡眠不足等,均可引起某些癲癇患者發病。
二、特異性刺激誘發因素所致發作:對于個別患者來講,有時僅某種特別因素才能促成發作,此類刺激大多屬于感覺刺激。
綜上所述,反射性癲癇病小常識,相信你也了解不少了吧,希望能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