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8-09 來源:新健康xjk.cc 作者: 我要糾錯
【病程及預后】LKS屬年齡依賴性的自限性疾病,癲癇發作呈良性過程,一般在15歲以前消失,EEG亦隨之恢復正常。語言功能的恢復及神經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預后取決于下列因素:①失語的發病年齡越早,預后越差,在語言發育的關鍵年齡發生的失語可導致終生的語言障礙;②EEG電狀態持續的時間越長,對語言功能的損傷越嚴重;③語言功能受累的成分,言語聽覺失認比表達性失語恢復更困難;④癲癇發作的嚴重性和癲癇活動期持續的時間,嚴重和長期不能控制的癲癇發作可加重失語的程度;⑤抗癲癇藥物和皮質激素治療的效果,如能盡早控制癲癇發作和改善EEG,對語言功能的恢復有良性影響。此外,心理治療和特殊語言康復訓練的時機和效果也直接影響本病的預后。
附典型病例:患兒女,就診時年齡7歲。足月順產兒,1歲多會走,2歲會說話,5歲之前語言能力接近同齡正常兒,智力發育正常,5歲上學前班,已學會漢語拼音和少量漢字。無驚厥史。
5歲10個月時家長發現患兒有個別詞說不出來,如不會叫"姥爺",想買燈籠但說不出"燈籠"一詞。繼而發現其不能理解父母說的一些詞語,如囑其"把水壺拿來",患兒卻把笤帚拿來。類似問題越來越多。一個月后患兒于睡眠中發生一次驚厥,為右側肢體抽動、流涎伴意識喪失。此后語言障礙進一步加重,最嚴重時對呼喚自己的名字亦無反應,但電話鈴響時仍有接電話的反應。主動語言減少,發音不清,不能說復雜的句子,用詞常有錯誤,最嚴重時完全緘默。患兒可理解父母及他人的手勢和簡單的文字(包括漢語拼音),母女間可通過簡單的文字和圖畫交流。起病后8個月內出現4次睡眠中右側肢體部分運動性發作,每次發作前后一周左右的時間內語言障礙最嚴重,兩次發作之間的一段時間失語程度較輕。發病10個月后出現不典型失神發作和睡眠中短暫的雙眼同向性斜視發作,其后完全失語,并出現行為異常,表現為違拗,不愛清潔,經常哭鬧,發脾氣,搶別的小朋友的東西。但仍可通過手勢和書面語言與家人交流,無孤獨癥表現。患兒發病后曾按聾啞治療并送聾啞學校訓練無效,后因多次驚厥給予丙戊酸治療,服藥后部分運動性發作控制,但仍有偶發的不典型失神,語言障礙無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