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8-09 來源:新健康xjk.cc 作者: 我要糾錯
獲得性癲癇性失語的治療和預防
獲得性癲癇性失語(LKS)是一種少見的年齡依賴性癲癇綜合征,主要臨床特點為:①兒童期獲得性失語;②EEG以顳區為主的癇樣放電;③全身和(或)局部性癲癇發作;④無明顯腦結構性異常。在1989年兒ILAE的癲癇和癲癇綜合征的國際分類中,本病列在"兼有全身性和局部性發作的癲癇綜合征"之下。本病癥的常用治療方法有以下四種——
1.抗癲癇藥物(AED)治療
目前多數報道認為卡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鈉等AED對LKS無明顯效果,有時甚至會加重EEG及臨床癥狀,引起電持續狀態或新的發作類型。苯二氮革類藥物、丙戊酸、乙琥胺可部分或短時間內控制癲癇發作,但對EEG和語言功能的改善作用不明顯。
2.腎上腺皮質激素
對多數病人可迅速改善EEG及語言功能。推薦的治療方案為強的松1~2mg/kg·d,持續應用數月,何時減量或停藥取決于病人對藥物的反應及副作用的程度。一俟睡眠EEG好轉并語言功能改善后即可緩慢減量,整個治療時間為6~12個月。治療時間過短或突然停藥容易導致復發。
3.手術治療
有報道采用軟膜下橫切術對治療LKS有效。手術方法為選擇性切斷癲癇灶及周圍皮層的水平纖維而保留垂直的柱狀纖維。治療原理為皮層正常生理性傳遞主要依靠垂直起源的柱狀結構,而癲癇放電的同步化則依靠水平纖維的傳導。手術僅切斷這種水平的纖維聯系以阻斷癲癇放電的傳導,同時保留了正常的生理聯系。
4.語言康復訓練和心理治療
無論是在病情的活動期還是在EEG和語言恢復期,都應進行積極的特殊心理治療和語言康復訓練,這對語言功能的恢復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