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8-09 來源:尋醫問藥 作者: 我要糾錯
青少年癲癇病是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暫時性失常造成的慢性疾病,中醫稱為“癇證”,俗稱“羊角風”。其臨床癥狀包括短暫的運動、感覺、意識、行為、神經系統等不同障礙;目前藥物治療可使超過六成患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要想徹底治愈則需要手術治療。
青少年癲癇病的特點
青少年是癲癇病中高發的人群。青少年癲癇病危害著每個成長中的孩子,青少年癲癇病的特點多種多樣,更好找到適合治療青少年癲癇病的方法,更多地了解青少年癲癇病的特點,對青少年癲癇病患者日后的康復治療有很大的幫助。
據癲癇病專家介紹:由于癲癇病是慢性、頑固性的一種疾病,與其他的疾病不同,對患者的心理狀況影響較大,青少年癲癇患者存在多種類型,而每種類型都存在不同癲癇病的特點,其主要癲癇病的特點是:
一、青少年癲癇病臨床特點表現為,發病年齡8~26歲,其中79%在12~18歲,平均起病年齡15歲左右。男女發病率無差異。臨床發作大致有3種情況:
1、清醒時安然發生的快速的肌陣攣,似電擊狀,表現為肩外展、肘屈曲、軀干前屈,伴有腹肌收縮。意識往往不喪失。肌陣攣發作以上肢明顯,如合并下肢肌陣攣,表現為屈髖、屈膝,這時可發生摔倒。
2、單個的或重復的肌陣攣發作逐漸加重,發展成為全身強直陣攣發作,大部分病人有這種表現。
3、除肌陣攣發作外,伴有短暫的失神發作,在1/3—1/2病人中可見到此情況。
二、青少年癲癇病腦電圖表現為彌散的、不規則的陣發性棘慢復合波和多棘慢復合波。常為3—6Hz,少數病人表現為3~4Hz。棘慢復合波,似失神發作的腦電圖特點,但很少見到2Hz的棘慢波。肌陣攣發作時,可出現10~16Hz多棘慢復合波,發作后有短程1-3Hz波。大約有1/3病例在閃光刺激時可誘發癰樣發放,有時還可誘發臨床發作。未經治療的病例幾乎均有腦電圖:異常,治療后2/3病人腦電圖轉為正常。青少年癲癇病人初醒時常出現腦電圖異常,特別是夜間醒來時。
專家提醒:青少年癲癇病患者只要及早通過正規科學的治療,70%-80%的患者都可以治愈。但是青少年癲癇病人在治療的過程中,一定要選對正確的治療方式,將危害及副作用降到最低。目前對于青少年癲癇病人的治療,很大程度上都依賴藥物控制。但研究表明,臨床上青少年癲癇病人智力低下,除了原發病、和癲癇發作引起智力低下之外,還有很多患者是由抗癲癇藥物引起的,特別是一些藥物的用量過大、或不合理的聯合用藥。所以患者家長們要特別注意,處于青春期的孩子,若患上癲癇病之后,一定要及時去正規大型的癲癇病專業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