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12-1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癲癇病發作(epileptic seizure)是指腦神經元異常和過度超同步化放電所造成的臨床現象。其特征是突然和一過性癥狀,由于異常放電的神經元在大腦中的部位不同,而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可以是運動感覺神經或自主神經的伴有或不伴有意識或警覺程度的變化。癲癇病發作分為以下幾種:1、全身強直-陣攣發作(大發作)2、失神發作(小發作) 3、單純部分性發作 4、復雜部分性發作(精神運動性發作) 5、植物神經性發作(間腦性)。
而導致癲癇病發作的原因是:
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構成單位,細胞的生物電現象是細胞的基本功能之一。人的各種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生物電的作用,大腦的生理功能當然也是通過電的活動來實現的。在正常的情況下,大腦的神經細胞處于相對平衡狀態,神經細胞的放電也維持在生理范圍內,這時的放電頻率一般為1~10次/秒。凡是能導致細胞維持自身電位穩定能力下降的各種因素(這些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先天遺傳的,也可以是由于血液供應障礙、代謝紊亂、中毒等因素所致的功能改變),都會造成大腦細胞突發異常放電的可能性。也就是說,當腦細胞的放電活動處于一種不穩定的狀態(即處在一種易發傾向狀態下),一旦有什么誘發因素,如過度疲勞、感冒發燒、驚嚇、睡眠不足、情緒波動等等,就可以引起神經細胞的突然過度放電,其放電頻率可達正常的數百倍,即每秒可達幾百甚至上千次。這樣,就會引起我們大家所熟識的癲癇發作。
由于人類大腦皮層各個區的功能不同,所以神經細胞這種異常放電的起始部位、擴散范圍、傳播速度,以及持續時間也不同,臨床上產生的功能障礙和癥狀因此而千差萬別,各不相同。
專家提醒:一旦發現請進快到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