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10-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兒童癲癇診治中的三個誤區
兒童癲癇診治中的三個誤區之一:對腦電圖的誤解誤用
有的患兒癲癇發作后來院就診,接診醫生馬上就予行腦電圖檢查,認為發作后時間越短做腦電圖檢查則陽性率越高。誠然,發作后盡快腦電圖檢查,發現問題的幾率是很高,但需注意,非癲癇性的抽搐發作后腦電圖也可以不正常,所以兒童癲癇發作后,短時間內的腦電圖檢查無助于癲癇的診斷,反而容易誘導誤診。腦電圖對于判斷兒童癲癇的治療效果、決定停藥時機也有一定參考意義。癲癇發作使用抗癲癇藥物的目的是控制發作本身,而不能治療存在的腦電圖異常。臨床有的醫生治療兒童癲癇時,發作已完全控制,僅因為復查腦電圖仍不正常,而給患兒一味地增加藥物劑量,這種做法是完全錯誤的。
兒童癲癇診治中的三個誤區之二:抗癲癇藥物的治療問題
癲癇的藥物治療原則包括單藥治療、根據不同的發作形式選藥、長期治療、血藥濃度監測、藥物毒副作用監測等。開始抗癲癇治療時,藥物都要從一個相對較小的劑量用起,且抗癲癇藥物達到穩定血藥濃度需一定時間,如丙戊酸鈉、卡馬西平需5~7d,魯米那需3周。有的患兒治療2~3d不見效,就予更換藥物,勢必造成治療混亂,反而不利于病情控制。
兒童癲癇診治中的三個誤區之三:有關植物神經性癲癇問題
兒童癲癇發作時,可伴有植物神經癥狀,如面色蒼白或、惡心嘔吐、頭痛、腹痛、瞳孔擴大、心動過速、心悸、呼吸暫停等,但上述癥狀多為全身性或局部性發作的伴隨現象,極少有以植物神經癥狀為唯一表現的癲癇發作。臨床“頭痛性癲癇”、“腹痛性癲癇”診斷,應受到高度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