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10-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癲癇病人吃的中藥有哪些?癲癇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腦功能障礙綜合征,是腦細胞群異常的超同步放電而引起的發作性、突然的、暫時性的腦功能紊亂。
癲癇病臨床表現可呈各種形式,最常見的是意識改變或意識喪失,限局性或全身性肌肉強直性或陣攣性抽搐,感覺異常;也可有行為異常、情感和知覺異常、記憶改變,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
癲癇病人吃的中藥1、小柴胡湯(《傷寒論》)
藥物組成:柴胡 12g 黃芩9g 人參6 g 半夏9g 甘草5g 生姜9g 大棗4枚。
臨床應用:方中柴胡以疏木,引清氣上升,使半表之邪得從外宣;黃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從內徹;半夏能開結痰,豁濁氣以還清;人參能補久虛,滋肺金以融木;甘草和之,而更加姜棗助少陽生發之氣,使邪無內向也。臨床關于小柴湯治癇的報道很多,很值得深入研究。
癲癇病人吃的中藥2、驚氣丸(《和劑局方·卷一》)
藥物組成:紫蘇子30g 干蝎7.5g 附子 花蛇 白僵蠶 橘紅 天麻 麻黃 南木香 南星各15g 朱砂12g。
臨床應用:上藥研為末,入研腦麝少許,同研極勻,煉蜜為丸,如龍眼大,每服1粒,金銀花、薄荷湯下,溫酒亦可。
制方之意:以花蛇為君,因蛇善行而能祛風,佐以全蝎搜風更捷。白附子行藥勢,散陰臟之風,佐以白僵蠶得清化之氣,散肌表之風,麻黃、天麻入營透表瀉風,腦髓之病,從積氣以化,故治氣甚為重要。橘紅、南星、蘇子入營下氣,佐以腦髓麝,助諸藥開泄上下,升降諸氣。妙在不治驚而治風,不治痰而治氣。如果對精神運動性癲癇多加生鐵落一味。
癲癇病人吃的中藥3、景岳服蠻煎(《景岳全書》)
藥物組成:生地30g 麥冬15g 丹皮10g 白芍15g 知母10g 陳皮5g 菖蒲6g 石斛15g 朱茯神15g 木通10g。
臨床應用:景岳用"服蠻"為方名,取降伏心火之意,并謂此方"行滯氣,通神明,養正除邪,大有奇妙",臨床可用于郁癇火升氣郁者,平日心煩懊怒,夜寐不安,遇事則暴躁,獨處則郁郁不樂,時作太息,咽干口苦,尿赤便實,脈弦大而數,舌邊尖紅,舌苔微黃。
癲癇病人吃的中藥4、六安煎(《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藥物組成:陳皮4.5g 半夏6-9g 茯苓6g 甘草 杏仁各3g 白芥子1.5-2.1g。
臨床應用:上藥6味,用水220ml,加生姜3-7片,煎至200ml,空腹時服。治癇證痰盛氣逆。
癲癇病人吃的中藥5、排氣飲(《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藥物組成:陳皮4.5g 木香2.1-3g 霍香4.5g 香附6g 枳殼4.5g 澤瀉6g 烏藥6g 厚樸3g。
臨床應用:上藥8味,以水200ml,煎至140ml,熱服。治氣滯成癇者。
癲癇病人吃的中藥6、 白金丸(《壽世保元·卷五》)
藥物組成:白礬60g 郁金210g。
臨床應用:上2味為末,米糊為丸。每服50丸,溫水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