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10-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癲癇病吃什么藥好使?專家認為,西藥有副作用,癲癇病專家介紹,癲癇病吃藥,是有原則可循的。
癲癇病吃藥原則
1.如果癲癇病發作有明確病因:應首先針對病因治療。尤其注意治療已知與癲癇相關的可逆性代謝異常狀態,如低鈉血癥、高血壓、藥物撤退(酒精、巴比妥類);顱內有占位病變者要考慮手術治療。
2.盡量精簡用藥種類:目前多主張單一藥物治療。必要時可以根據發作類型聯合用藥,但以不超過三種藥物為宜。
3.簡化劑量計劃:應該長期規則用藥,即一旦找到可以控制發作的藥物和劑量,就應不間斷的應用,按時服藥,才能保持穩態有效血藥濃度。
4.必要時檢查血藥濃度如:加藥或改變劑量后近2周查一次;當有相互作用的藥物聯用時;癲癇病發作控制不理想時;有藥物中毒的跡象或癥狀出現時等。
5.盡量早期治療;
6.已確診為癲癇,而且已發作多次,應立即開始治療,以免發生驚厥性腦損傷;
7.沒有發生明顯器質性腦疾病,一時又找不到發病原因,如果首次發作并不嚴重,可以暫時不服藥,但必須密切觀察;
8.再有反復發作,則應開始服藥。如果是良性癲癇患兒,第一次發作后也以觀察為主,以后看病情發展再做相應處理。
9.根據發作類型選藥:
癲癇病發作類型較多,應根據不同發作類型選用不同的藥物。一般治療時,先從一種藥物開始,對頑固的難以控制的發作可用兩種以上藥物。
10.從小劑量開始及時調整藥量:
醫生會注意患兒個體差異及年齡特征,從小劑量開始,必要時逐漸加量,直到發作完全控制。發作控制后也要根據患兒體重變化,參考藥物血濃度,及時調整藥量。服藥要簡單規律。
為了保證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盡量穩定,服藥要規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地斷斷續續服藥,血液中達不到有效的藥物濃度,起不到抗癲癇的作用。服藥方法是要盡量簡單化,以保證正常生活。療程要長搖停藥過程要慢。
11.癲癇是慢性病,需長期服藥,一般主張在發作停止后繼續服藥2~4年,然后經過6個月至一年的減藥過程,最后停藥。
12.定期復查,注意藥物毒副作用;
13.定期復診,注意使用的抗癲癇藥物有無毒副作用,及時調整藥量或更換藥物。復診時除一般體格檢查外,還需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如有條件,應定期監測藥物血濃度和腦電圖。
另外,治療癲癇病的藥品有丙戊酸鈉,奧卡西平,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加巴噴丁,卡馬西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