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10-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小兒癲癇病,俗稱“羊兒風”,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病因復雜的、反復發作的神經系統綜合癥。由陣發的暫時性腦功能紊亂所致。
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癲癇病兩種,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肌肉抽搐和意識障礙。主要因小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全,大腦皮層受到高熱或劇烈的精神刺激,產生過度興奮所致。以高熱誘發者最為多見。驚厥時絕大多數小兒不省人事、兩眼緊閉或半開,眼球上翻、牙關緊閉、口角抽動、頭向后仰,四肢反復屈伸,同時因胸、腹肌強直,呼吸停頓,故全身缺氧,口唇青紫,身體強直,持續十幾秒鐘到1-2分鐘,但也有極少數小兒癥狀較輕,意識尚清楚
日前,來自牡丹江1歲多的小文通過治療最終被扣上了難治性癲癇病的帽子。今年4月3日,小文不慎掉在地上摔傷頭部,出現癲癇病癥狀,曾到幾家醫院用多種抗癲癇藥物治療,孩子病情不見好轉,腦電圖檢查異常,被診斷為“難治性癲癇病”。
小藝的父母于8月11日帶著孩子到北京相關醫院治療,入院后得到了小兒神經科相關專家給孩子逐漸減少并調整抗癲癇藥物的種類和劑量,采用個體化綜合療法,使孩子病情不斷好轉。一個多月后,小文由入院前每日抽搐數次,降至10余天發作一次,腦電圖復查,未發現異常波形,F在,小文的癲癇并癥狀得到完全控制,同時精神、運動及一般狀況都明顯好轉,孩子會爬,會坐,能站立,能簡單說話,并與家人交流。
專家介紹,腦外傷后癲癇屬于繼發性癲癇病,但孩子外傷后并不是百分之百都發生癲癇病,抗癲癇藥應視病情及腦電圖情況而定,如傷勢較輕,腦CT或核磁正常,腦電圖正常,無癲癇放電,可嚴密觀察,暫不用抗癲癇藥。孩子一旦有癲癇病發作,應及早用抗癲癇藥治療,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兒童癲癇誘發因素較多,有些癲癇病是由以下原因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的感染、腦發育畸形、各種腦缺氧缺血性疾患、代謝紊亂、中毒等。家長要注意做好圍產期保健、產前檢查、按免疫程序接種疫苗預防流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結核感染等,謹防孩子腦外傷。
專家強調,兒童癲癇病的治療宜從單藥治療開始,長期規律服藥,減藥過程要慢,按發作類型及綜合征類型選藥,療效判斷要以臨床及藥物濃度測定為標準,定期復查,注意藥物的毒副作用,視具體情況調整藥量。單一用藥可使大多數病兒在毒性較小的情況下完全控制發作,幾種藥聯合應用時,常因藥物的相互作用而影響療效,還可增加藥物的毒副作用。對難治性癲癇,有時需要同時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但需在有經驗的小兒神經科醫師指導下用藥。
所以癲癇病患者要注意了,不要盲目的用藥,一定要對癥下藥,及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