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2-1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很多牛皮癬患者對牛皮癬一些知識知之甚少,存在若干空白或誤解 ,加之社會上對牛皮癬的某些偏見和某些媒介的誤導,使許多牛皮癬患者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使藥物治療更難奏效,直接影響疾病的緩解。國內外一些調查表明牛皮癬幾乎影響患者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重視牛皮癬患者的生活照料與治療具有同等地位的重要。然而,對牛皮癬患者的照料僅靠皮膚科醫生的工作是不夠的,還要調動患者家屬和全社人員共同參與,才可能收到實質性效果。
①生活及行為指導:在與患者共同分析發病誘因、加重因素和探討避免復發措施時,詳細地告訴患者在日常生活和行為中應注意的一些事情。以下知識供牛皮癬患者參考:
(1)戒酒:以證實飲酒和牛皮癬嚴重程度成正相關。
(2)戒煙:牛皮癬與吸煙習慣有明顯關系,并與吸煙量呈顯著相關。
(3)食物:講究科學忌口,不吃牛、羊肉,因其花生四烯酸含量高;吃魚有益無害,因魚油中含有一種不飽和脂肪酸,適當補充魚油對治療牛皮癬有幫助;適量食辣椒有益,因為辣椒中的辣椒素是P物質拮抗劑(牛皮癬活動期皮損的P物質含量增高)。
(4)避免應用可誘發或加重牛皮癬的藥物,如:皮質類固醇、碘、氯化鋰、黃體酮、人體蛋白、心得安、氯喹、氨芐青霉素、消炎痛、保泰松、乙酰水楊酸、地高辛、干擾素等。
(5)避免或減少上呼吸道感染(上感、扁桃體炎等可誘發或加重牛皮癬。
(6)避免外傷,包括搔抓皮損,亦可加重牛皮癬。
(7)避免外用刺激性強的藥,以免誘發重型牛皮癬。
還應特別強調避免盲目追求“根治”而不分真偽地“有病亂投醫”,造成不堪設想的醫源性傷害和難以承受的經濟負擔。
②心理疏導:醫生的言語和態度對患者會產生很強的感染力。醫生接診患者時,要花一些時間,通過與患者談話,加強與患者的直接交流,針對患者存在不同心理狀況,有的放矢地進行心理疏導,解除患者的各種心理負擔或顧慮,增強患者治愈的信心。
③對家庭的健康指導:和諧的家庭氣氛和家庭成員對牛皮癬患者的理解、同情及關懷對患者的病情緩解和預防復發具有明顯的正效應。
④社會的健康宣傳:許多牛皮癬患者的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源于社會上一些人對牛皮癬的偏見和(或)某些媒體的誤導。某些媒體在廣告中甚至稱牛皮癬是“不死人的癌癥”,荒謬之極,害人匪淺。呼吁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與工商和新聞媒體單位聯手行動,嚴把廣告質量關,遏制那些“靈丹妙藥”、 “祖傳秘方”、“牛皮癬的克星”等虛假廣告出臺,挽救容易上當受騙的牛皮癬患者。同時要有計劃地經常組織皮膚科專家通過電視、電臺、報紙及科普讀物正面宣傳牛皮癬的防治知識;或利用社區衛生服務網點把牛皮癬患者組織起來,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正確對待疾病,讓患者自己解放自己。要充分發揮社會各界力量的積極作用,給牛皮癬患者營建一個寬松的社會環境,促使他們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