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9-3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自我接納:當你眼角爬上了皺紋,當你的頭發由烏黑變得花白,當你的青春活力開始衰頹,你要明白那是人生的必經之路;當你患上了高血壓冠心病之類的常見病,當你從一個重要位置禪讓退位下來,你應該明白那也是人生路上的九曲橋,你需要悅納自己,接受這些挑戰。
理性對待、積極面對:理性對待自己所患的軀體疾病,理性對待一些挫折,當作是一種挑戰,跨越過去就會有強烈的征服感和持久的滿足感。相反害怕早衰、怕老、擔心失去工作能力、悔恨努力工作未做出成績、懷疑自己的能力以及害怕失去性功能等,反而是產生中年危機的原因。不一定站在前臺的才是最出色的,有時幕后才是真英雄,年輕的時候在幕前,以形象取勝,中年以后幕后工作更能體現價值,智慧與經驗更能得到發揮。
發揮優勢:人生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賣點,中年男性充滿智慧,生活經驗豐富,社會經驗豐富,性經驗豐富,人格也更趨成熟。智慧、成熟、社會經驗哪一樣不是與中年有關?哪個國家領導人不是超過40歲的?中年的男性最有魅力,最懂體貼人,是幸福的締造者,也是千萬家庭的核心與支柱。
春華秋實:中年才是人生開始結果的時候,是人生的收獲季節。構筑成功之路需要花費時間。在一個人真正準備豪情滿懷、充滿自信地上講壇向公眾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說之前,是需要積累一定數量的生活經歷和經驗的。為什么有些人說生活始于40歲,因為年輕的時候工作更多的是為了糊口,為了謀生,而中年以后才會有些積累,工作才是真正地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著名心理學家榮格(G. G. Jung )說,人到中年之前,生活取向為適應和順應外部世界,為生計而奔波,不知道自己走的路是否真喜歡;中年之后,人的生活取向為適應和順從內在世界,重新認識自己,肯定自己。人生的頂峰體驗是在自己的價值得以實現的時候才會出現,這樣的生活才是真正生活的開始。孔子有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也就是說三十歲才成為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四十歲的時候,我們才最終超越了困惑,人生的玄妙才可能在某種程度上被洞察得更清晰。我們才可以明辨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價值的,我們才能夠以更大的信心來把握先機,領悟人生至高的哲理。
更上一層樓:到80歲了都還在進步著,這樣的人生才是美妙的人生。中年男人承擔著養老攜幼,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不斷的進取才能肩負起棟梁的重任,不斷的進取才可以領略到人生的最大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