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9-29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在國外,見了六十歲的單身女人都要喊MISS,這是一種禮貌。只是在國內,現在想與國際接軌,也沒辦法。因為小姐一詞早已經受到污染了。就像好看的絲巾被人拿去當了抹布,再送人就十分掉價了。給哪個女士用都讓人唯恐避之不及的。
本人為了對女士們表達一些中國式的禮貌,寧愿說現在的女人是青春常在的“白骨精”,或是武則天的化身。人老心不老,心老容不老。現代女士們為何能煉就如此神功?主要還是裝嫩有招。
無獨有偶,伙伴兒說,女人裝嫩就是一種開放社會中女人的“狐貍精”心態。這和本人說的“白骨精”,都是“精”字輩的。精,可以理解為精怪,但也可以理解為精靈。所以女人裝嫩,總也有這半好半壞、亦莊亦諧的特異效果的。就拿“狐貍精”這一稱呼來說,既暗含有女人行為不端,欲行勾引之事的意味,也暗含女性自我魅力無敵之意。。>>>>花心丈夫欲出軌,聰明老婆妙應對
“寧做活的妖怪,不做被打死的神仙”。當代女人并不求現出真實年齡及心態,來獲取老道般的尊重,因為被尊重了,也就失去了女性的靈氣。她們寧愿要極富爭議的妖怪般的“魅”。有“魅”才有“惑”。
在《聊齋》中,蒲松齡是要表達人不如狐的寓意的。我們看見故事中的狐貍精,并不都是壞女人的化身,相反,似乎比人更有靈性。狐貍修行,而后能化為人身,就成為“精怪”,這精怪之身是一種中間狀態。必得喝了人血才可保持人形,否則,就會現出原形,有充足的人血供應,狐貍精便可以在保持人形的情況下,得以繼續修煉,最后才有成仙的可能。
這仙是不老的化身。女人徹底忘記了年齡,就不需要來“裝”了。還需要裝之時,一定就處于這精怪之態。
從“狐貍精”的生存狀態中,我們可以看到女人裝嫩的實際效用。一方面,女人裝嫩,會有現原型的可能,裝得不像,反而讓人看了別扭。能夠裝得像那么回事兒,女人因之多了一份靈性,但一方面就有被稱之為妖怪的可能。但為了靈氣和美麗,當代女人對當妖怪之事,是并不害怕的。又何況,只要挺住,就有修成真身的可能呢?
當代女人渴望被他人或群體更好地接納。嫩了便鮮了,便有了活力和充盈。在交際中便可以忽略與真實年齡的距離,可以憑借心態與人更好地交往,像蒙紗的那份意趣,雖然不一定真實,但卻會因之而美麗。
現代社會是個性張揚的社會。這讓角色扮演成為社交生活的一種潛在需要。這種角色扮演,可以增強自我魅力指數,增強吸引力,并可以實質性地產生諸多利好,一裝有百好。
女人裝嫩,在某種程度上已形成一種流行時尚,這種時尚之所以成為時尚,主要因為這迎合了當代女人的心理需求,并能減緩女人對青春逝去的心理緊張和壓力,依靠心理暗示,保持自我心情暢快。
既然當不了長生不老之仙,為何女人就不能當當“精怪”,哪怕是“狐貍精”呢?既然裝嫩于己有益,又實質性地與人無害。又何必要對之說“NO”呢?女人裝嫩,能讓女人變得藝術化,能讓男人滿眼都是春色,又何嘗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