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9-2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應該說賺錢是要看本事的,但花錢才能體現一個人的品位。一個人能賺錢,并不能說明他有品位、會生活,真的懂得人生的樂趣,評價一個人要看他怎么花錢,或者說怎么對待錢。
同樣是有錢,不同人生境界的人會有迥然不同的做法。不同的花法體現著不同的人生認識,有的人醉生夢死,有的人在得過且過,有的人在不斷創造,有的人在體悟人生。無怪乎有人說,賺錢是技術,花錢是藝術。賺錢決定著你的物質生活,而花錢則往往決定著你的精神生活。
不僅如此,會花錢的人還能從花錢中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從而使賺錢成為一項有意義的、快樂的事情。這樣的人在工作中往往會心態平和,拿得起,放得下,不糾纏于一時一地的得失榮辱,賦予了工作本身以生命力和活力。
在他的眼里,工作是一件主動的、積極的事情,而不再是被動的、無奈的、消極的事情。他們會享受工作,而不僅僅是忍受工作。
這種感覺有點像逛街一樣:你可以面無表情地走馬觀花,抱怨著,無奈地辛苦著;也可以充滿好奇和美感地瀏覽、鑒賞和選購,你不僅能夠從中得到購物的樂趣,而且能夠從中了解時代的變化、市場的需求,欣賞他人的智能和創造力,鍛煉談判和交涉的能力……同樣的事情,在不同的心態下,會有迥然不同的結果。
會逛街的人會交際
經常逛街的人都知道,購物本身就是一個人際交流的過程,只有善于溝通、讀懂人心的人才有可能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享受到購物的快樂。
同樣的,會花錢的人大都很注意人際溝通,舍得花錢和用時于積極的人際交往中,并且會選擇最適宜、得體的形式,即便僅僅是吃飯,他也會找一個很特別的去處,點一席搭配合理、別有特色的菜肴,讓對方有個好心情,留下特別的印象。
這樣的人在工作中也會很注意處理好人際關系,并且很講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他會以比較積極的心態看待人際關系,重視合作和取長補短,蔑視內耗和自以為是,從而建立起使雙方受益、對工作有利而非庸俗、功利的人際關系。
習慣逛街的人都懂得講價的道理,懂得開口提要求,而且往往是,只有當你提出要求,對方才有可能會給你機會,即便在一些不講價的百貨公司,“開口”也往往會給你帶來意外,即便是店員無法給你折扣,也常常會給你贈品的。同樣的,在工作場所,敢開口要求別人、能說出自己要求的人,往往也會得到更多些,因為不這樣別人也不知道你的想法,也不好滿足你的要求或者幫你。一般說來,如果你能表現出逛街時的那種灑脫、堅定和精干來,在工作中也會把事情做得更好。
會逛街的人有眼光
事實上,會花錢的人大多喜歡一流的事物,他會嘗試著去見識一流的世面,接觸一流的人物,進行一流的游歷,因為他知道一流的東西有一流的價值,接近其才會接近一流的境界。
這樣的人在逛街時會很注意事物的品質,追求最佳的視覺效果和使用價值,在工作中則會努力向一流的人物學習,追求一流的信譽、一流的形象和一流的業績。起點決定終點,由于他追求卓越、追求人生境界的提升,便也能夠坦然看待人生的得失成敗,看待世間的風云變幻,從而在心理上立于不敗之地。
曾經看過一部電影,片中的一個總經理招聘員工的方式很特別。他不問專業上的問題,只是和他們聊生活,確切地說是聊怎么花錢,結果不知不覺中就了解到了對方的品位、眼光和境界,了解到對方對工作、對成敗、對他人的真實想法,并以此來取舍。就是用這種方法,他挑出了一個模式化面試所難以選中的人才,這個人就是影片中的男主人公,一個后來力挽狂瀾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