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8-04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生活中的致癌物對人體產生致癌作用需要諸多條件,如致癌劑作用于人體的途徑、反復性、強度或劑量等。致癌因子在機體內真正發展成為致癌物,并引起發病和被人察覺,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長者可達10~40年。所以相對來說,癌癥的發病年齡都偏高,此即老年人發病機會較多的原因。
另一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免疫監控功能逐漸降低。如細胞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T淋巴細胞,到了老年,其在血液循環中的絕對數目明顯減少;胸腺素自40歲起在血液中的含量逐漸降低,人體免疫細胞對一些突變的細胞清除能力下降,使后者易向癌細胞轉化。
再者,老年人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的改變,代謝功能的衰退等都可造成人體內環境的失調和紊亂,因此癌癥常常與衰老并存。
中醫理論認為:老年人血氣日衰,對疾病的抵抗力亦日見下降,容易導致癌癥的產生。明代醫家申斗垣曾在《外科啟玄·論癌發》中指出:“癌發四十歲以上,血虧氣衰,厚味過多所生,十全一、二。”
因此老年人要警惕癌癥的發生。一旦發現早期警告信號,應積極檢查,定期作體格檢查或防癌普查,以期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