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8-0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盛夏驕陽似火,酷熱難耐,對很多老年人來說,是一年四季中最為難過的。那么老年人如何在三伏天獲得清涼和舒爽,平安度過炎熱夏季呢?
我國傳統醫學有“天人相應”的養生之說,就是說人體要適應自然環境。夏季氣候燥熱,俗話說“熱”以“涼”克之,“燥”以“清”驅之,因此,清燥解熱是夏日養生的關鍵。老年人安全度夏。關鍵在于重視自我心理保健。做到“靜養勿躁”“心靜自然涼”,同時還要注意起居有常,飲食有節。具體地說,就是要做到以下“六清”:
一是大腦宜清醒。
夏天,人們容易出現精神不振、頭昏頭痛的現象,預防此現象的最好辦法就是保證充足的睡眠。常言道,“熱天睡好覺,勝吃仙丹藥”。每天需保證7~8小時的睡眠。此外,短時間的午睡,可消除疲勞,保持大腦清醒。
二是飲食宜清淡。
盛夏時節暑濕重,易發生濕熱癥,故炎夏飲食應以清淡為主,清淡飲食可起到清熱、祛暑、斂汗、補液等作用,還有助于增進食欲。可吃些清熱解暑的綠豆粥、蓮子粥、荷葉粥、皮蛋粥等。夏季人們大多胃口欠佳,應少吃油膩及辛辣食品。可適當多吃些新鮮蔬菜、瓜果。如西紅柿、黃瓜、苦瓜、冬瓜、絲瓜、西瓜等,既能保證營養,又可預防中暑。還應適當喝些清涼飲料,如酸梅湯、菊花茶、綠豆湯等,既利消化,又能生津開胃。但食用冷飲要適度,不可偏嗜寒涼之品,以防傷陽而傷身。可多吃些醋,既能生津開胃,又能抑制殺滅病菌,預防腸道病。
三是體虛宜清補。
夏季體能消耗大,加之食欲下降,容易身體虛弱。適當增加含蛋白質高的食品,如雞、鴨、魚類、海產品、豆制品等,既可改善體質,又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四是居室宜清涼。
夏季家居宜收拾得清潔明靜,布置以素雅冷色調為佳。如窗簾宜選淡綠或湖藍色,墻壁可張貼山水或瑞雪之類的風景畫,臨窗可懸掛一盆吊蘭。合理啟閉門窗。早晚室外氣溫低,應將門窗打開,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氣溫高于室內,可將門窗緊閉,拉好窗簾,啟動風扇、空調。室溫保持在25~30℃為宜,切不可使室溫過低或直對電扇吹風過久,以防涼氣侵入人體,誘發疾病。看電視時音量要小,室內燈光不要太強。以免增加煩熱之感。身處幽靜陰涼的環境之中,慢慢品茗,會使你感到心靜神安,減少暑熱的感覺。
五是身體宜清爽。
夏季人體出汗多,臨睡前洗個澡,不僅可洗去周身的疲勞,更重要的是保持肌膚光潔清爽。可使汗腺通暢,對防暑防痱都有好處。另外,衣著力求寬松舒適。
六是游樂宜清幽。
廣泛培養自己的愛好,游樂消遣可使人神清氣爽。清晨,曙光初露。涼風習習,空氣清新,到公園散步,打太極拳、做操等,可使你心曠神怡;傍晚,徜徉散步在江濱湖畔,習習的涼風輕拂,亦會令你心靜如水,煩悶、暑熱頓消。此外,約好友在樹蔭下弈棋,或品茗聊天,樂而忘熱。愛好書法繪畫者,可揮毫潑墨。樂在其中。高雅文明充滿樂趣的娛樂活動。可消除孤獨,去除煩惱。也就自然而然地擁有了一個清涼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