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7-14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有句俗話叫:藥食同源。盛夏一過,不少人感覺身體發虛,想在秋天補一補,很多人都會找來當歸、枸杞等藥材,煲一鍋“滋補湯”來犒勞一下自己和家人。
然而,中國中醫藥學會莊乾竹告訴記者,不同的中藥特點各不相同,用中藥煲湯之前,必須通曉中藥的寒、熱、溫、涼等各性。
藥材煲湯學問多,你真的會嗎?
煲湯第一步
選料:選擇人參、當歸、枸杞、黃芪、山藥、百合、蓮子等材料。另外,可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選擇湯料。如身體火氣旺盛,可選擇如綠豆、海帶、冬瓜、蓮子等清火、滋潤類的中草藥;身體寒氣過盛,那么就應該選擇參類作為湯料。
煲湯第二步
下料:肉類要先汆一下,去掉肉中殘留的血水,保證煲出的湯色正。雞要整只煲,可保證煲好湯后雞肉質細膩不粗糙。另外,不要過早放鹽,鹽會使肉里含的水分很快跑出來,也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味。
煲湯第三步
火候:火不要過大,火候以湯沸騰為準。開鍋后,小火慢煲,一般情況下需要40分鐘左右。因為參類中含有一種人參皂甙,如果煮的時間過久,就會分解,失去其營養價值。所以,煲參湯的最佳時間是40分鐘左右。
此外,感冒的時候不適合用煲湯進補,就連品性溫和的西洋參也最好不服用,因為這些油膩的湯容易加重感冒癥狀。女性月經期前適合補性溫的湯,千萬不要因為補得過火導致經血過多。
[小編推薦] 常用的煲湯藥材
白果。味甘苦澀、性平、有小毒、歸肺經。可以斂肺定喘、止帶濁、縮小便,宜用于痰多喘咳、帶下白濁、遺尿尿頻等?人蕴党聿焕呱饔。
淮山(山藥)?裳a中益氣、壯陽滋陰、鎮心安神、潤膚養發,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治五勞七傷諸疾。但感冒、濕熱、實邪及腸胃積滯者慎用。
黨參。性味甘平,歸脾、肺經。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者。忌與藜蘆同用。
茯苓。歸心、肺、脾、腎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宜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暢通便、消炎止瀉、祛風除濕的功效,可用于治療血虛萎黃、頭暈心悸、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跌打損傷,是非常適合女性調理身體的一種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