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和田縣是盛產核桃的地方,在那里有一株具有500年樹齡的核桃樹,人稱“核桃王”。桿粗枝壯,高大繁茂,屹立于和田市15公里的巴格其鄉路旁,它的樹冠覆地面積達半畝之廣。一般每年結核桃4000多個,如果按300年結果量計算,它已產核桃120萬個,合17000公斤。這棵核桃樹已經中空,樹洞中可同時鉆進四五個人。
在民間流傳著一則關于和田核桃的來歷動人的故事。傳說,核桃最早是生長在昆侖山上的,為西王母的圣果,一般的凡人根本看不到,摸不著。古代闐國(今和田)有一個年輕人名叫阿曼吐爾,他的母親因勞累過度而病倒,只有昆侖山上西王母的圣果核桃才能使她起死回生。但凡人去昆侖山不但弄不到圣果核桃,而且連性命也難保。聰明勇敢的阿曼吐爾為了救自己的母親挺身而出。他先到玉龍喀什河的上游磨礪出一把玉劍,然后上了昆侖山。他與看守圣果樹的兩條奇形巨獸惡戰了三天三夜,最后殺死了奇獸。阿曼吐爾身上多處負傷但全然不顧,直奔圣果樹。這時,西王母來了,阿曼吐爾絕望了,他長吁了一口氣說:“于闐國的織氈技術正待流傳,而我母親命在旦夕。您可以把我處死,但求您準許我取回圣果。”被阿曼吐爾深深感動了的西王母,將圣果交給了阿曼吐爾。這顆果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核桃。
故事中用核桃來醫病的情節,顯然是有依據的。我國古代的醫藥典籍,對核桃的藥用價值早有記載,核桃仁溫肺補腎,核桃對哮喘咳嗽、腎虛腰痛等病也有明顯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