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乍暖還寒,氣候多變,忽冷忽熱,俗有“春天猴兒面,一日變三變”之說,時而風和日麗,春光明媚,時而冷風陣陣,寒氣襲人,故春風春雨與健康有關。
注意事項
穿著“宜春捂”早春宜保暖。防風御寒。衣服宜漸減。暖足凍頭保平安。晨練“宜少汗”春季人體血氣活和。經脈舒暢。肌膚松弛,人體陽氣易發泄,故要保護陽氣,適宜小運動量,出汗多會耗心血,損陽氣。與體不利。
睡覺“宜早起”氣溫逐漸回升,“宜夜臥早起,廣步于庭”。
居室”宜衛生”室內勤打掃。置物要有序。
飲食“宜清淡”春季利于失精血,化津液。食宜溫。有助扶陽氣,機體興旺。
防病“宜緊弦”春季寒邢易進,使人致病。故應時時注意防病。
夏
春季乍暖還寒,氣候多變
夏季晝長夜短,暑氣灼人,老年人耐受力弱,適應性差,生活活動與外界環境的平衡易遭破壞,因而容易中暑,發生多種疾病,產生不測,故更要安全度夏。
注意事項
情緒“宜防躁戒怒”躁能生火,應息其怒,靜其心,安其神,使人處于寧靜狀態。
飲食“宜清淡、營養,科學用膳”夏季老人消化功能差,從多食新鮮蔬菜瓜果為宜。多食綠豆粥、荷葉粥、百合粥,對夏季風熱感冒、高山壓患者均有益。冷飲、冰制品慎用。
生活“宜有序”,起居“宜有常”應夜臥早起,參加晨練,不可貪涼。
睡眠“宜充足、防風”夏季晝長夜短,且因燥熱,一般人睡得晚因而要用午睡來補充,但不可在涼風處和堂風口處及電扇旁午睡。悶熱天氣“宜防暑避濕”伏中、炎熱天氣少在戶外活動。如非出門不可,也要打傘改戴草帽。衣服勤換洗,多飲綠豆湯、酸梅湯、消暑茶。
著裝”宜寬松舒爽”夏日服裝為求簡單、單薄,透氣性好,款式上應寬松舒適,色彩要素雅大方,質地上能吸汗透氣,內衣褲要一日一換。
秋
秋季由熱轉涼,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秋高氣爽,氣候干燥,人體血脈通暢,適宜外出旅游。秋三月是萬物容盛收成季節,地氣清肅神志需安寧。收神氣,清肺氣,這樣才能適應秋天容平之氣,調養好“收”氣。
注意事項
精神上“宜安定”減少思慮情緒。降低秋季之肅殺之氣對人體的不良影響,維持心理平衡,注意解郁散結,保持歡樂情緒。
飲食有節“宜清潤”飲食調理以防燥擴陰、滋腎潤肺為準,少用椒、蔥韭、蒜之辛燥食品。多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甘蔗、乳品等柔潤食物,強調暖食,禁忌生冷。
睡覺“宜早臥早起”秋秋季由熱轉涼,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秋高氣爽,氣候干燥,人體血脈通暢,適宜外出旅游。秋三月是萬物容盛收成季節,地氣清肅神志需安寧,收神氣,清肺氣,這樣才能適應秋天容平之氣,調養好“收”氣。
睡覺“宜早臥早起”早臥以順應人體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陰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睡眠時間稍延長,免受凋零冷落之象的影響,亦可減少小血栓之形成。以增強體質,耐寒鍛煉從秋天開始。
衣著“宜秋凍”不宜早加衣。使肌體逐漸適應寒冷氣候。增強抗病能力。注意秋燥“宜通便”秋季天氣干燥,老年若飲水少、長臥床、少活則易生便秘;高血壓病人發腦溢血,危及生命,故多食水果蔬菜等。也可早起臥前后各揉腹一次(50下)。
冬
冬三月是閉藏的季節。天氣寒冷,氣候干燥,河水結冰,田地凍裂,是陽衰陰盛的現象,老年人易受風寒,要避寒就暖,應以養精蓄銳為主,內心有什么事也要往好處想,冬天養生以養“藏”氣為主。
注意事項
著裝“宜防寒保暖”冬季風邪,寒邪易誘發心腦血管病,更易生凍瘡,因此要穿暖和、寬松、輕便之衣物,被褥應柔軟,保暖,常洗曬。
生活“宜有節”,起居“宜有常”各三月早臥晚起來必詩日光。早睡從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身體,遲起從養陰氣,日出而作,以避嚴寒求溫暖。
飲食“宜進補”多吃高蛋白和維生素食物,并適時進補。藥補不如食補,明虛之人多食羊肉、雞肉、牛骨髓;陰虛之人多食鴨、鵝肉,以補虛益氣,養胃生津。
天氣晴朗“宜鍛煉”冬季遇好天氣時可適當戶外鍛煉,以補陽光照射不足,增強體質;在冷空氣中鍛煉,可增加神經調節機能,提高抵抗力,但不宜出大汗從防感冒,大風、大霧、雨雪惡劣天氣,不可去戶外。
心理衛生“宜講究”冬季許多疾病發生發展或惡化都與人的心理狀態息息相關,因此應避免憂傷、焦慮、緊張等不良因素刺激,老年人應保持樂觀、愉快情緒。
冬季老年人養生六不宜1.不宜夜間憋尿;2.不宜門窗緊閉;3.不宜蒙頭睡;4.不宜飲酒御寒;5.不宜取暖失度;6.不宜小疾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