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到中年者,切磋工作,訪親探友,常常開懷暢飲或者工作起來依然如年輕時一樣不分早晚。誰知長此以往,常常覺得胸痛,活動時疼痛更為明顯,心悸、氣短。經醫院系統檢查,醫生診斷患了“冠心病”。冠心病就這樣沉默而來,悄然而至嗎?
近年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職業競爭激烈,生活節奏加快,冠心病發病有增多并年輕化的趨勢,已成為危害人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西方國家每年死亡人數中約有30%的人死于冠心病。在我國,冠心病的發病率比20年前翻了一番,并仍呈上升趨勢。
冠心病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冠心病多見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在性別上男女比例大約為2比1,但女性絕經期后,冠心病的發病率明顯上升。腦力勞動者危險性大于體力勞動者。冠心病還具有家族遺傳性,家族中有較年輕時患冠心病的人,其近親屬患病的機會可5倍于無家族史的家庭。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患病危險增加,體重超重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明顯增大,高脂、高糖、高鹽飲食習慣的人易患冠心病,吸煙者冠心病的發生率和病死率比不吸煙者增高2至6倍,并與吸煙的時間及每日吸煙的支數成正比。在這些易患因素中,血壓過高、體重超標、膽固醇過高是導致冠心病的最危險因素。
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繆。我們不妨對號入座,粗略評估一下自己的冠心病發病風險,以防患于未然:您是否40歲以上?如果您是女性,您是否已絕經?您的體重是否超過標準體重?您是否有血脂異常?您是否有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或/和舒張壓≥90mmHg)?您是否有糖尿病?您是否吸煙?您是否有冠心病的家族史?您曾經有過勞累后或運動后胸口疼痛嗎?
在以上的問題中,如果您有4項或4項以上的答案為“是”,則您冠心病的發病風險為中度,應該去醫院就診或咨詢。臨床上冠心病的診斷有心電圖、運動試驗、超聲心動圖等方法。其中冠狀動脈造影是目前診斷冠心病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被稱為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它可以清楚地顯示冠狀動脈有無狹窄、狹窄的部位以及狹窄的程度和范圍等,是醫生制定進一步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根據患者情況,醫生會建議進行藥物治療、介入治療或外科手術治療。近年來,低創傷、低風險、高療效的介入治療已成為治療冠心病的一種最有前途的治療方法,其中最新技術的“心扉”藥物涂層支架,經過大量國際性臨床試驗證實可安全有效地治療冠心病,并降低血管再狹窄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