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7-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一些保健品經營者借“義診”“免費體檢”等活動,用虛高的檢測結果誘導消費者購買其產品,并夸大產品功效。許多消費者,尤其是中老年消費者花高價購買其產品后,達不到預期效果。由于此類經營者沒有固定的經營場所,給消費者維權帶來困難。專家提醒,消費者要警惕“免費體檢”陷阱。
專家指出,一方面,對于“免費體檢”的檢測數據,消費者不要輕信,特別是以推銷產品為目的的免費體檢結果。即使需要購買保健產品,最好到直銷店或信譽較好、證照齊全、有固定經營場所的正規銷售商店購買。另一方面,不可輕信街頭巷尾“游醫”、所謂“專家”的“權威結論”和患者的“現身說法”。
此外,消費者購買保健品應索要發票和購物憑證,并妥善保存,同時仔細檢查發票上記載的商品名稱、數量、單價、總價與實際是否相符,所蓋公章字樣與經營單位名稱是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