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冒方面,存在好些不正確的看法。這里向大家介紹一些感冒治療的常見誤區。
誤區一 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感冒是小毛病,即使不治療,一個星期也可以痊愈。這就會忽視感冒的早期治療,如果鼻腔引流不暢持續存在,會出現鼻竇炎、中耳炎等并發癥。尤其對于年老體弱、慢性病患者、年幼兒童,更應重視感冒的早期治療。
誤區二 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治療感冒。目前市場上的感冒藥物多含有鹽酸偽麻黃堿、撲爾敏、撲熱息痛、氫溴酸右美沙芬等成分,如果同時服用幾種感冒藥會增加其中某些成分的劑量,增加了不良反應發生的危險,還造成經濟上的浪費。
誤區三 抗病毒療法治療感冒。目前常見抗病毒藥物金剛烷胺,只對甲型流感病毒的三個亞型有效,對于普通感冒病毒和乙、丙型流感病毒是無效的。普通感冒患者服用這種藥物,不僅對感冒病毒無效,而且金剛烷胺還有一定的副作用,老年腦動脈硬化患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患者需慎用此類藥物。目前金剛烷胺是處方藥物,必需經醫生處方才能服用。現在用于預防流感的疫苗是針對最常見的流感病毒的,其在健康人中只能提供70%-90%的保護率,而且因為流感病毒的不斷變異,這些疫苗也須不斷改變。基于這一原因,許多流感疫苗的價值主要體現于針對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因為他們更容易出現并發癥。
誤區四 抗菌消炎治療法治療感冒。我們知道,抗生素對于病毒是無效的,而且價格較貴,白白增添患者的經濟負擔。濫用會出現細菌耐藥性,導致菌群失調。即使是中醫也是以癥狀來作為診斷分型的主要依據,但其癥狀的辨別及分類較為復雜,不利于患者的自我診斷。藥物選擇不當不僅不能緩解癥狀,還會加重病情:如風寒型感冒用辛涼解表藥治療。
走出誤區,才能正確治療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