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科學家研究發現,頻繁使用手機會使人體的熱休克蛋白質長時間被激活乃至活化,這種蛋白質通常只在人心情緊張、體溫增高、身體受傷或發炎感染時才會被激活。人體細胞因各種各樣的原因受損或產生有害細胞后,細胞的防御系統會自行清理修復。而熱休克蛋白質會破壞細胞防御系統,阻礙細胞修補,破壞細胞防御系統,導致有害細胞和受損細胞越來越多,從而引發癌癥。
澳大利亞科學家公布的研究報告說,頻繁長時間使用手機者所受到的電磁輻射,對其人體各個系統都可能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為最大限度地減少手機對健康的傷害,使用者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手機開機的瞬間及接通的前幾秒內電磁輻射最強,此時應避免貼耳使用手機;信號不好時,拉出天線可降低電磁輻射強度;使用耳機可減少輻射傷害。
二、能用有線電話就盡量不用手機。長話短說,縮短手機使用時間。如通話確需較長時間,中間不妨停一會兒再打,分幾次交談。
三、當面部或耳部感到發熱時應立即停止通話,用熱水擦洗或用手反復揉擦按摩,以促使受損組織及細胞愈合。頻繁使用手機后出現失眠健忘、頭暈心悸等癥狀,應減少或停止使用手機一至兩周。
四、手機充電時,充電器應離人體30厘米以外。電磁輻射會影響人腦細胞生長與發育,要讓兒童遠離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