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7-0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買菜做飯是日常生活的必需?熏是美滿生活的幸福源泉——你可千萬別小瞧它,這里面藏著不少“養生之道”呢。日前,海南經濟報記者邀請海南省農墾總局醫院的中醫教授、康復醫學教授王恒主任,一起走進超市,看看專家如何從營養學的角度精挑細選果蔬、肉類,恰到好處地利用、搭配,這既是生活的藝術,也是健康的一個新招。王恒認為,藥食同源,食物是藥之“上品”,食物是最好的“醫生”。
養生多吃五谷
走進超市入口,首先來到五谷雜糧區,王恒的眼睛一亮,首先抓起一把黑芝麻,中醫認為黑色入腎,即黑芝麻、黑豆、黑木耳、海帶等黑色食物,能夠養腎,幫助你健體強身。
王恒對著這些雜糧一樣一樣介紹,如數家珍——小米被稱為最刮油的時尚谷品,小米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和維生素E,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幫助人們消除沮喪煩躁的情緒;小米還保留了大量的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有益菌繁殖,幫助預防便秘和腸癌。黑米又叫“長壽米”,黑米中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較多,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及鐵、硒等多種微量元素。“對于胃腸功能不好、容易上火、體質虛弱的人,如果冬天每天喝一碗用黑米和黑豆熬成的粥,除了能補腎外,還可以暖胃養胃。”王恒說。
水果首選多汁水果
走進水果區。砂糖橘、蘋果、梨子、香蕉、西瓜、菠蘿等各色新鮮艷麗的水果紛紛登場,四周圍滿了購物者。王恒說,春天進補可通過多水果來進補。那么,該怎么挑選水果呢?“春季,養生水果首選多汁的。”王恒說,入春后,很多人常感到皮膚干燥、頭暈嗜睡,反應能力降低,這時如果能吃些生津止渴、潤喉去燥的水果,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適。春天帶有保健醫療性質的水果要數梨。梨中含蘋果酸、檸檬酸、葡萄糖、果糖、鈣、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梨有潤喉生津、潤肺止咳、滋養腸胃等功能,最適宜于春季發熱和有內熱的病人食用。尤其對緩解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干喉痛、大便燥結等癥較為適宜。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梨還有降低血壓、清熱鎮靜的作用。但是,因為梨性寒冷,脾胃虛寒、消化不良及產后血虛的人不可多食。
春季要吃時令蔬菜
“食物自然生成的最好,順其自然才能獲得更好的營養。”王恒說,春季主張少吃過冬蔬菜或反季節蔬菜,多吃菠菜、油菜、蒜苗、萵筍等時令菜,時令菜符合自然生長規律,相應地生長過程中使用的人工藥物就會減少;少吃外地蔬菜,多吃本地產的蔬菜,因為外地蔬菜在運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營養流失問題。同時建議,即使是時令菜,也不要存放時間過長,最多1-2天內吃完。
多吃蔬菜,多吃補充津液的食物。有些人在春季常發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癥和皮膚病,是缺乏維生素、營養失調所致。春季蔬菜上市一定要多吃,如韭菜、菠菜、薺菜、蔥等。春季多風,使人津液外泄,造成口干、舌燥、皮膚粗糙、干咳、咽痛等,可吃些柑橘、蜂蜜、甘蔗等,以不感口渴為宜。
餐桌常客應是蘑菇
走到干貨區,王恒說,多吃埋進地里就能發芽的薯類,如紅薯、土豆是最能幫人體補充氣血的。
王恒又指了指金針菇等新鮮的各類蘑菇,“蘑菇是極好的抗癌食品,這些都應該是我們餐桌上的常客。”金針菇被譽為“益智菇”。經常食用金針菇,可以預防肝病及胃、腸道潰瘍,特別適合高血壓患者、肥胖者和中老年人食用,這主要是因為它是一種高鉀低鈉食品。香菇中有一種一般蔬菜缺乏的麥淄醇,它可轉化為維生素D,促進體內鈣的吸收,并增強人體抵抗力。多吃香菇對于預防感冒等疾病有一定幫助。正常人多吃香菇能起到防癌作用,癌癥患者多吃香菇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平菇含有抗腫瘤細胞的多糖體,能提高人體免疫力?熏對腫瘤細胞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平菇還能治療植物神經紊亂,對婦女更年期綜合癥也有輔助治療效果。
另外多吃核桃,核桃含有大量具有特殊結構的脂肪油、蛋白質和較多碳水化合物及胡蘿卜素、維生素A、B、C、E和礦物質磷、鐵、鎂等。據測定:核桃產生的熱量,是大米或白面的2倍,故被人們譽為“營養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