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不再冰涼 除了氣候的影響外,長時間處于冷氣房中,曾有運動傷害及在冷凍庫工作的人,都會有手腳冰冷的毛病。另外,據醫學專家分析,手腳冰冷還與以下疾病有關。
心血管功能弱 手腳冰冷與心臟血管有很大的關系。血液由心臟發出,攜帶氧氣到全身各處,氧經過燃燒方能產生熱,手腳才會溫暖。因此,若其功能發生障礙,就會影響血液傳送,產生手腳冰冷的現象。其原因包括:心臟衰弱,無法使血液充分供應至末梢、血液量不夠、血紅素及紅血球偏低。
此外,血管若有阻塞,或感冒、發燒、溫度升高,影響大腦中樞神經,使運動神經受到抑制,都會導致手腳冰冷。因此,若血液不足,需補血;血管阻塞,需活血化瘀;感冒發燒則需服用解熱劑。
阻擊對策:保暖、運動加泡溫水 所謂“痹者閉也”。天氣冷或長期處于冷氣房中,都會影響血流量。因此將冷氣溫度設定在二十五度是最理想的。平時則應注意保暖,并配合運動。冬天晚上可先泡泡溫水,促進血液循環再就寢。
由于當歸具有增加血液、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因此有手腳冰冷現象者,尤其是女性在冬天特別會有此毛病,可服用當“歸四逆湯”,對促進末梢血管之循環,效果很好。
天氣變冷以后,人們忘不了加些保暖內衣褲,卻往往忽視了頸部保暖,然而頸部保暖可以有效預防頸椎病的發生。
頸椎病是指頸部退化性病變而導致的一系列癥狀的綜合征。頸椎病的發病率很高,癥狀比較復雜。天氣變冷以后,暴露在外的頸部肌肉的血液循環慢、代謝物質排泄也緩慢,常可導致局部發生腫脹。同時,頸部肌肉受到冷的刺激以后,局部肌肉會保護性收縮,以避免過分散熱。這樣,頸部張力增高,出現力的失衡,可導致頸椎間隙變窄,神經、血管受壓,增加了頸椎病發病的危險,這一反應在頸部已有損傷的情況下就更容易發生,因此,在深秋寒冬要注意頸部保暖。
阻擊對策:暖暖的圍巾 中藥熱敷 頸部保暖除了白天在頸部圍圍巾外,晚上還可以用熱水袋頸部外敷,也可以用中藥如防風、白芷、透骨草、丹參、紅花、丁香、肉桂等水煎頸部外敷,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環,使損傷組織的血液供應增加,代謝物排泄加快,局部肌肉彈性功能恢復,頸椎間隙相對增大,預防頸椎移位的發生,避免頸椎病癥狀的出現。當然,如果頸椎病癥狀已經出現,就應該積極到醫院專科就診治療,避免發生嚴重的繼發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