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感冒大多數是由病毒引起,但是受寒、著涼則是主要誘因。有關專家認為,寒冷使肺功能降低是導致冬季感冒的重要因素。通過各種室溫試驗證明,室溫較低時,肺功能受到明顯妨礙。這樣會給感冒病毒侵犯肺部造成可乘之機,從而引起感冒發作。
患有肺氣腫和氣管炎的病人在寒潮襲來時,最易使病情惡化。這是因為寒冷空氣會使呼吸道局部溫度降低、毛細血管收縮、血流減少。加上寒冷導致黏膜上皮的纖毛活動減慢,使氣管排出呼吸道病菌的功能減弱。如果這些病毒或細菌入侵,就會導致支氣管炎復發。
寒冷的刺激可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這與潰瘍病的發病有重要關系。胃的迷走神經反射可使胃酸分泌過多。同時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胃及十二指腸黏膜血管痙攣,抗酸能力大大減弱,促使胃及二十指腸黏膜受酸性消化液的侵蝕而形成潰瘍。
由于氣溫的降低,可導致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神經功能失調,引起毛細血管的收縮,使毛細血管的阻力加大。這對循環系統的疾病如冠心病、腦血管病、高血壓等極為不利。寒冷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毛細血管也可能發生硬化,甚至造成小動脈持續痙攣,這與腦出血和腦栓塞的發作有關。
據研究,約77%的心肌梗死患者和54%的冠心病患者對氣象變化的感受性升高。由于寒冷的刺激,使人體血管收縮,周圍阻力增加,動脈平均壓升高,心肌需氧指數也相應增高,引起心肌缺氧現象加重。另外,寒冷還可使血液的理化性質發生改變,如血沉加快、血凝時間縮短、血液黏性增大。這些都是動脈血栓形成的主要誘因,故心肌梗死和冠狀動脈硬化者的死亡率在冬季較高。
因此,體質虛弱和患有上述疾病的人應重視冬季養生,以平安過冬。要注意保暖,加強鍛煉;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妥善治療有關疾病;注重心理保健,科學安排衣食住行;必要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滋補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