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貌美的孔小姐最近無奈地住進了醫院。說起她的病,孔小姐一臉苦澀。原來,去年夏末,孔小姐的小腿部被蚊子叮了,她就用手抓撓搔癢。誰想,一個月過去了,包不但沒好,反而越來越大。孔小姐去醫院檢查,醫生診斷為結節性癢疹。這半年多來,為了治病,孔小姐中醫西醫看了不少,吃的、貼的、擦的藥也試了不少,就是不見好。而且現在她的大腿、胳膊處也長了類似的包。眼看天氣越來越熱,別的女孩子都穿上了裙子,而孔小姐卻為身上這些又癢又不美觀的癢疹煩惱。
結節性癢疹是一種皮膚病,臨床上以伴有劇癢的疣狀結節為主要特征。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昆蟲叮咬、胃腸功能紊亂及內分泌障礙有關,多見于成年女性,皮損好發于四肢,也可見于腰臀部,最多見于小腿伸側。皮損初起為淡紅色丘疹,以后演變為黃豆至蠶豆大小的半球形堅實結節,表面粗糙呈疣狀,為紅褐色或灰褐色,可有抓痕及血痂,皮損數目不定,孤立存在。病程慢性,常年不愈,自覺劇癢。
據北京中醫醫院皮科鄧丙戌主任介紹,結節性癢疹在臨床并不少見。此病非常頑固,不僅對病人身體造成傷害,而且對患者的精神折磨也很殘酷。目前西醫采用內服抗組胺藥物及鎮靜安眠藥物,嚴重時可使用乙雙嗎啉、反應停、雷公藤及皮質類固醇等藥物。局部外用皮質類固醇軟膏封包或硬膏外貼,也可局部封閉、冷凍治療。中醫采用中藥洗浴等方法,但是效果都不是太理想。
現在夏天到了,蚊蟲又開始四處活動,提醒廣大讀者在防蚊蟲叮咬的時候,還要注意不要過度抓撓蚊蟲叮咬之處,以免引起感染和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