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季節患腹瀉病人又增多。據本市醫院腸道門診近日統計,因飲食不潔、食物中毒引起的病毒性腹瀉保持了常態,但慢性腹瀉患者卻增多,占就診者中五成。患者神情“緊張”,腹痛、便急,頻繁排稀便,或者排便困難;化驗檢查無病毒細菌,卻久治不愈。
針對患者頻繁就醫,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新近成立的名老中醫診療中心,專門對此疑難雜癥進行會診,研究表明,習慣性腹瀉起因于工作壓力、大腦過度疲勞引起的“腦腸軸”失調,辦公樓白領人士最易患此病治療須“心、身”同治。
發病率居高不下
現代醫學已經給習慣性腹瀉一個專業名稱———腸易激綜合征(TBS),是常見的導致腹部痙孿性疼痛、腹部脹氣、以及排便習慣改變的一種疾病。它和傳染性腹瀉不同,排便檢查無病毒細菌;和結腸炎也不同。
此病的重要癥狀是:腹瀉,頻繁稀便,經常有緊急排出大便感;便秘,排便困難或排便減少;或者腹瀉便秘交替出現。據調查,它是現代人群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功能性疾病,發病率已占人群的15%,夏季約占胃腸道?崎T診的1/3以上。
情緒緊張頻繁發病
上海市名中醫、曙光醫院名老中醫診療中心專家蔡淦教授指出,許多人癥狀是在飯后和處于精神緊張焦慮情況下發生。生活壓力可以導致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癥狀明顯。臨床研究證實,我們的腸道都是由神經系統支配,健康的精神狀態和減少壓力(如放松心身)能夠緩解習慣性腹瀉。
研究表明,人的腸同大腦相關,大腦過度疲勞,容易產生脾胃虛弱、肝脾不和,精神抑郁、焦慮及壓力加重,會造成“腦腸軸”失調,引起結腸肌肉在輕微的刺激下發生痙攣,導致腹瀉。
白領人士經常情緒緊張,不斷的刺激使腹瀉頻繁發生,用藥物久治不愈,呈習慣性腹瀉。此外,白領人士喜愛的食物如巧克力、奶制品或大量的咖啡、酒精常常是發病誘因。咖啡因可導致許多人稀便。腹瀉的強度常和食物中所含有的熱卡數量有關,特別是脂肪的含量,是結腸收縮導致腹瀉的強烈刺激源。研究也發現,患有腸易激綜合征的女性在月經期癥狀更嚴重。
改善飲食減輕癥狀
蔡淦教授說,腸易激綜合征的病因還不清楚,醫生只能稱其為功能失調。該病可以給患者帶來很大的不適和痛苦。治療后一不注意又會復發。目前只能通過改善飲食、調節緊張情緒以及服用醫師所開的藥物控制癥狀。
如果奶制品可以加重你的癥狀,就改為進食乳酸比較容易耐受,乳酸含有乳糖酶可以消化奶制品中的糖原。食物纖維可以減輕腹瀉癥狀,谷類、豆子、水果以及蔬菜是纖維的豐富來源。高纖維食品使結腸輕度擴張,可以防止腸道受刺激,纖維還可以保持糞便中的水分。另外,較多肉食可以引起腸道痙攣疼痛和腹瀉,減少肉食物的攝入和少吃多餐有助于減輕癥狀。
夏天要少吃冷飲和油炸食物。西瓜易引起腹瀉。但健脾食品如山藥、扁豆、蓮心、百合、紅棗等滋腸、健脾可止腹瀉。夏天人容易疲勞,需保持精力多休息,也須讓大腦注意休息。放松神經可減輕癥狀。
中醫治療療效顯著
腸易激綜合征因為癥狀較復雜也較多,所以至今沒有標準的治療方式。通常是醫生在做診斷之前要謹慎地排除其它更嚴重的器質性病變。根據患者腹瀉或便秘而給予止瀉藥物或通便藥,如果患者有精神焦慮,也會給予鎮靜抗焦慮藥物,或提出改善生活方式等一些治療計劃。
蔡淦教授介紹,中醫藥治療對本病有很大的優勢,具有見效快,調節情志改變,雙向調節腸運動,毒副作用極少等特點。中醫在臨床治療中圍繞健脾疏肝、行氣導滯的治療方法治療本病,如能在中醫師指導下堅持服用一階段藥物,一般均能取得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