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高通常在早晚有所變化,早晨比晚間要略高一點(約1厘米)。這微小的變化就是人體脊柱椎間盤中的髓核承受壓力而變形的結果。
人老了,由于椎間盤發生退行性變比.脊柱變短、彎曲,身高便降低。表現在形態上,即身高與指間距發生變化(指間距為兩臂側平舉后左右手指尖之間的最長距離)。一般說來。衰老對長骨的影響不大。雖然衰老易造成下肢骨質疏松.但發生彎曲者很少見,上肢亦然。所以,從成年到老年,人指間距的變化是很小的。通常大多數成年人的身高略大于指間距,或兩者相等。由于椎間盤的退行性變化,老年人身高降低的幅度遠遠大于指間距縮短的幅度,身高與指間距的比值發生明顯變化。據文獻報告,60歲以上的老年人指間距超過身高,90歲以上的老人平均指間距可大于平均身高8厘米,身體形態變化十分明顯。
為防止形體衰老,握杠懸垂是兩種極好的方法,且越早練越好。
在體育運動中,骨骼的負荷有壓縮負荷、彎曲負荷、拉張負荷、扭轉負荷和剪切負荷五種形式。其中脊柱的變比與拉張負荷有密切關系。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免不了抬抬、扛扛等體力芳動,亦或負重下蹲等體育鍛煉.這屬于壓縮負荷。負荷時,受重力壓迫的椎間盤髓核向周圍膨出.重力解除后髓核復原。椎間盤猶如彈簧墊,起緩沖震蕩作用。椎間盤還允許脊柱做屈伸和側屈等運動。如果脊柱骨在疲勞狀態下,特別是在大強度的體力勞動或運動訓練情況下,常常受重力的壓迫,久之,就會產生勞損、變形、傷病。就是說,在重力作用下,脊柱骨的結構會發生變化。例如,脊柱在負重情況下猛然屈轉體位,可損傷椎間盤的纖維環,使髓核向對側脫出,釀成椎間盤脫出癥。諸如此類的變化都會使脊柱縮短。
懸垂運動屬于拉張負荷,骨的兩端受到反方向的拉力作用,同脊柱常受的壓縮負荷相對抗,脊柱得以拉長,使受壓的推間盤得以舒緩,韌帶得以拉伸,因而能預防脊柱縮短,防止椎間盤退行性變化。
握杠懸垂方法簡單,簡便易行,不需專人指導,只要握住杠、腳離地即可。力量強的可增加點難度,如做擺動動作,以增加脊柱伸展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