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有半年多的時間了,我逐漸發現雙下肢出現可凹性水腫,腿沉沉的,特別是上下樓時,膝關節酸痛,而且活動時還出現沙沙的聲音。
我是個內科醫師,圍繞著這些癥狀,我給自己作了個全面會診。水腫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首先血壓不高,不感覺心悸、氣急,心率也不快,心電圖正!皇切脑葱运[。小便正常,無尿頻、尿急、腰痛等癥狀,尿常規及腎功能化驗正常———不是腎源性水腫。食欲好,大便正常,無腹脹、腹痛、惡心、嘔吐等不適,肝功化驗正常、CT除外肝腫瘤———不是肝源性水腫。每餐雖然進食不多,但雞蛋、牛奶、維生素都補充了———不是營養不良性水腫。
經過仔細思考,我認為還有兩種病自己有可能得:
動脈粥樣硬化性下肢動脈栓塞癥
動脈粥樣硬化造成血管狹窄,往往是全身性的,容易引起我們注意的是由于心臟冠狀動脈狹窄引起的心絞痛及心肌梗死,腦動脈硬化狹窄引起的腦梗塞,腎臟動脈狹窄導致的腎性高血壓、腎功能衰竭和腎萎縮。而動脈粥樣硬化性下肢動脈栓塞癥因起病緩慢常被人忽視。這一病癥一般呈進行性發展,開始時為單肢疼痛、酸脹、發沉、發涼,逐漸發展至雙下肢。檢查可發現足背動脈、股動脈搏動消失,下肢血壓測不出來。這種病是很常見的,只是我們對它還缺乏認識。結合這種情況,我仔細查了自己的足背動脈及股動脈,搏動均正常。我又測了自己的雙下肢血壓,也正常。加之我沒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的病史,故基本可以排除。
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是引起關節痛的常見原因,主要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由于關節部位的軟骨被破壞,軟骨保護骨頭、使關節間活動時保持光滑的作用受到影響,因此出現關節疼痛、活動困難,還會影響附近的肌肉、肌腱及韌帶。通過治療可以緩解疼痛和恢復關節功能,運動、改變生活方式、用藥及手術等都可以達到治療效果。我想,我可以對號入座了。值得慶幸的是,我的病還只處在早期,不會有太大的器質性改變。
我知道我的下肢病變是由于我的生活方式不良所致。我平時的生活方式是:早晨6點半起床,匆匆洗漱后乘車去醫院上班,除了交班站立約半小時外,一直坐在辦公室批閱文件或看書、寫作、會診病人。下班后乘車回家,吃罷飯或看電視或上網,10點多洗澡睡覺。長期坐著工作或休息和缺乏運動讓我的腿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一輛很好的自行車,長時間擱置后,再騎時會感到發澀,踩起來費勁,如果加點油繼續騎就會變好。人也一樣。于是,我立即決定開始運動。我選擇了以步行為主的運動,再加上膝關節局部理療等。兩個多月之后我的病基本好了,又可以跑步、跳躍了。
我非常慶幸我是個醫生,早期發現了自己的病,而且選擇了運動作為治療手段。的確,運動能幫助減少關節僵硬,維持關節功能,使關節周圍的肌肉變得健壯。
我的教訓提醒長期坐辦公室的朋友必須注意運動。伏案工作雖然也消耗能量,增長心智,卻不能代替運動。長期坐位,關節僵硬,血液回流不暢,易發生下肢靜脈曲張,病情逐漸嚴重就會影響行走,所謂“人老腿先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建議坐辦公室的朋友每天運動一小時,慢跑、步行、打太極拳都可以,節假日應去爬山、遠足,不要只打麻將、下棋及唱卡拉OK。
另外,請忌煙酒,好好保護你的胃。吃得過多會加重胃、腸、肝、膽等臟器負擔,特別是高脂高糖飲食更是對機體不利。要養成多食蔬菜的習慣,正所謂“蘿卜白菜保平安”。還有,請別忘了牛奶是每天一定要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