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體檢,相信很多人都有關于它的深刻的記憶,那就是參加高考時的那次體檢。然而,除此之外,大概就沒有多少人能體會到體檢的重要性了。那么,體檢在人們的生活中重要嗎?
衛生部北京醫院專門負責為體檢材料作總結的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文碧珍大夫先給記者講了這樣一件事:她的一位同學在半年前身體不適,拖了一段時間后,自己判斷是痔瘡出血,也就沒當回事。然而半年后,她卻被診斷出患了直腸癌,不得不做了人工肛門,從此陷入了無盡的痛苦中。這樣的事在文大夫門診中還遇到過很多。這說明一個問題,即人們沒病找病的意識太淡薄了。為何沒病找病?健康體檢通俗的定義其實就是沒病找病。
過去很多人在參加集體體檢時,常常會對大夫說:“你就隨便查查吧,我沒什么事。”不僅如此,他們在查體時,因為嫌麻煩,許多該查的項目也不認真去查。如女性在查子宮、乳腺時,因為要脫衣服讓大夫摸,許多人出于心理羞澀不肯配合。而很多男性在查直腸、前列腺時,因為要摸肛門,干脆也不查。現在,很多經濟效益不好的單位不再組織集體體檢了,許多單位規定達到一定級別才可公費體檢。而醫改之后,人們更不愿自己掏腰包去做體檢了。體檢在人們觀念中成了可有可無的事情,甚至有人對文大夫說:“體檢就是花錢買罪受。”對于這種說法,文大夫很生氣也很無奈,“體檢是為了提前發現一些健康狀態中的危機,使產生疾病的危險因素被早早消除。與此相比,體檢時的那點小小的不適又怎么能算得上受罪呢?”
仿佛為文大夫的話作證一般,北京醫院門診辦公室的趙艷燕大夫拿著一份統計表走了進來。上面記載著這樣一組數字:在北京醫院每月所做的800人次的體檢中,4月份檢查出乳腺癌3人,子宮肌瘤2人,均已入院手術,檢出胰腺癌1人,因已到晚期不能手術。而5月份的體檢則檢出胰腺癌1人,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1人。除此之外,血糖高、血脂高,以及肝炎、腎功能不太好的情況就更多了。而體檢的好處最直接地體現在一組數字上,過去在文大夫所做的總結中,肝炎幾乎占了10%,但現在肝炎的比例已大大下降了。這是因為通過體檢,患者不僅會注意自己的身體,更懂得要保護自己的家人,讓疾病不會到處傳播。
記者了解到,北京各大醫院均設有查體的相關門診,有的醫院還開展了個人健康檢查業務。體檢也不需要花費很多錢,北京醫院大約在每人200元左右,而北京朝陽醫院的收費則為男性285元,女性331元。此外,趙大夫還提醒大家:除了普檢,還應重視專項檢查。這是為了讓大家在發現身體出現蛛絲馬跡時,就能有的放矢地預防疾病的發生。例如有的單位就專門給女性做紅外線乳腺檢查,而有的個人也會就身體某一部位來專門做個檢查。
其實想一想,二三百元對于很多人來說,也許還不抵一頓聚餐,或者頂不上一支口紅的價錢,但是如果把它用于體檢,則有可能會保護你的健康,甚至于挽回你的生命。認真地算算這筆賬,你會發現花著錢沒病找病其實很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