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4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日常生活中,高個子男性的優勢明顯多于矮個子,特別是在兩性關系上。但你知道嗎?身高太矮并非“一無是處”,近年不少研究發現,矮個子男性或自帶“防癌基因”,意思矮個子男性患上癌癥的風險比高個子要低。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多項研究表明:矮個子自帶“防癌基因”
一則發表于PLOS ONE,題為“Shorter Men Live Longer: Association of Height with Longevity and FOXO3 Genotype in American Men of Japanese Ancestry”的研究表明:個頭較矮的人壽命會更長。
△ 美國夏威夷大學的研究團隊針對8000多名日裔美國人近50年的健康數據進行分析匯總之后,發現:“個頭越高,壽命越短”。(圖源:PLOS ONE)
△ 該研究效果還顯示,人體罹患各種疾病風險或隨身高增加,并且這種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大而逐漸增加。
2019年2月,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的研究團隊在《British Journal of Cance》上發表一則題目為“Adult height in relation to risk of cancer in a cohort of 22809722 Korean adults”的研究成果。
△ 研究表明,身高與所有部位聯合癌癥風險以及口腔、喉、肺、胃、結腸直腸、肝臟、胰腺、膽道和膽囊、乳房、卵巢、子宮頸和子宮體、前列腺、睪丸、腎、膀胱、中樞神經系統、甲狀腺、皮膚、淋巴和造血系統等腫瘤的風險呈正相關。
2022年4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權威期刊《Epidemiology,Biomarkers & Prevention》發表一則題目為“Adult-Attained Height and Colorectal Cancer Risk:A Cohort Study,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的研究成果。
△ 研究表明,與小個子相比,高個子更容易患上結直腸癌或結腸息肉,并且身高每增加10厘米人體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14%,罹患腺瘤的風險增加6%。
為什么高個子更容易成為癌癥青睞的對象?
科學家認為,這可能與以下兩個原因有關:
1. 高個子在青春期時,體內分泌的胰島素、生長激素、IGF-1都會更多,細胞分裂速度也更快,進而增加DNA復制出錯的風險,同時在一定速度增加患癌風險。此外,生長激素、IGF-1等物質,對腫瘤的發生會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2. 個子越高的人,其體內的細胞含量就越多,這樣一來出現基因變異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多。
科學家眼中的長壽因素還有哪些?
香港時代醫療提醒,上述提及到的研究僅表明“身高與壽命之間存在一定相關性”,具體的機理還沒有得到證實,研究更多是起到參考作用;因此,與其將健康管理重點放在“身高”上,倒不如將重點放在其他長壽因素,比如以下這些被科學家眼中的長壽因素:
① BMI指數
年齡小于60歲的人群,BMI保持在18.5-23.9為佳;而超過60歲的老年人,BMI建議保持在24-29.9之間。因為保持適度超重的老年人,其營養狀態相對更好,也更容易抵抗疾病的侵害。
② 腰圍
《英國醫學雜志》上一項大型研究顯示,男性腰圍超過90cm,女性腰圍超過85沉默,
會導致缺血性心臟病、結腸癌、血液癌的發病風險顯著增加。
③ 臀圍
腰臀比是反映中心肥胖的重要指標,男性的腰臀比應小于0.9,女性的腰臀比應小于0.85;如果腰臀比大于1,或有較大的健康風險。
④ 腿圍
研究發現,女性大腿圍小于50cm,男性大腿圍小于51cm,與高血壓發病率增加有直接關系。此外,女性小腿圍小于33cm,男性小腿圍小于34cm,出現頸動脈斑塊、中風的風險會隨之增加。
總體而言,無論高矮肥瘦,在日常生活中都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定期進行身體檢查,獲得長壽的概率自然就會提高。香港時代醫療是香港極其少有的一站式醫療服務集團,為每位客戶提供疫苗接種、基因檢測、身體檢查等專業的醫療服務,細心呵護客戶的健康。想了解更多關于健康小知識,不妨瀏覽:https://cn.medtimes.com.hk。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