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2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施釉工藝是古陶瓷器制作工藝技術的一種,是指在成型的陶瓷坯體表面施以釉漿的過程。其方法有蘸釉、蕩釉、澆釉、刷釉、吹釉、噴釉、輪釉等多種。按坯體的不同形狀、厚薄,采用相應的施釉方法。
常用的施釉方法有浸釉法、灌釉法、淋釉法、刷釉法、噴釉法、灑釉等。
1、浸釉法
是基本的施釉手法,不適用于器型較大的陶瓷坯體。浸釉法需要準備較多釉漿,器物斜放入釉漿,浸釉2到3秒即可,不可時間過長,否則易造成坯體軟塌。浸釉法即可使坯體的釉料均勻分布,比較省事省時。
2、灌釉法
也叫蕩釉法,適合于器小口小腹深的坯體,如小口瓶等。將釉漿注入坯體內部,上下左右蕩使得釉漿均勻掛于坯體,再將多余釉漿倒出,隨后繼續回轉坯體使器口不殘留釉漿。蕩釉次數不能超過兩次,否則容易產生氣泡。蕩釉速度要快,否則也是容易造成坯體軟塌。
3、淋釉法
對于小型器物可直接手持并在釉漿容器上方澆釉,注意流下的釉漿要流入釉漿容器里,對于較大器型的坯體需要先在釉漿容器中放置鐵網或木支架,將器物放在上邊進行淋釉,大型坯體一般需兩人合作,兩人手法一致才能使坯體上的釉均勻。
4、刷釉法
又稱涂釉,是用毛筆或刷子蘸取釉漿涂于陶瓷坯體上,適用于小面積的涂抹(局部上釉或補釉)、用釉作畫、同一坯體施不同釉料或長方有棱角器物如瓷板畫等。刷釉時要注意不同釉色刷的厚度和坯體上釉的均勻,不宜反反復復刷,否則容易造成脫釉。
5、噴釉法
亦稱吹釉法,使用噴槍或噴霧器使得釉漿霧化噴到坯體的表面。根據釉料的不同,需要噴釉的遍數也是不同的,少則幾遍多則十七、十八遍,從而可以實現多色施釉和較厚釉層。噴釉法適用大型坯體、薄胎坯體等,坯體的底部應噴薄避免流釉,檢查坯體釉層是否均勻,根據情況補釉還有刮底。
6、灑釉
也叫絞釉、酒彩,是在坯體上已經施過一種釉的情況下,或者借助瓷器工具——轉盤,邊轉動轉盤邊往坯體上撒另一種釉料或直接轉動坯體往其上撒另一種釉料,有全器灑釉和局部灑釉兩種。灑釉制作的獨特在于它呈現的藝術狀態是很隨機性的,出現的圖案也許是線條、斑點或網狀等不同狀態。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