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7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心血管疾病是我國居民的“頭號殺手”,平均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該類疾病。而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因其病變復雜,手術操作難度大,成功率低等特點,被稱為冠脈介入治療“最后的堡壘”,曾令很多醫生望而卻步。
近年來,在“CTO老伙計”等學術團體的規范化培訓、教育,以及高端醫療器械進步的助推下,我國的冠心病介入技術正得到快速普及與提高。
中國大連復雜介入高峰論壇
近日,由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血管病醫院、東軟醫療、“CTO老伙計”聯合主辦的「中國大連復雜介入高峰論壇」,在濱城大連隆重舉行。
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教授領銜操刀,5位“CTO老伙計”團隊術者基于2臺東軟醫療漢武DSA,連續奮戰11小時,成功完成了10例復雜CTO介入手術演示。數十位專家在線參與手術研討,業內超2萬人次觀看直播。
葛均波院士在復雜CTO介入手術中
01葛院士領銜操刀,攻克超高難度復雜CTO。
葛均波院士操刀的這臺高難度復雜CTO手術,患者年齡超過80歲,間斷胸悶癥狀5年,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冠脈造影檢查顯示,患者前降支中段和右冠近端為完全閉塞病變,血管迂曲,鈣化非常嚴重。此前,該患者已在外院經歷了兩次失敗的手術。
葛均波院士與陸浩教授(中)、胡濤教授(左)
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陸浩教授、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胡濤教授等團隊成員,以及多位線上專家的協助下,葛院士歷經4小時奮戰,綜合運用正向、逆向、ADR技術,根據患者情況適時轉換介入策略,最終成功為患者開通了病變血管。
葛均波院士表示,東軟醫療DSA設備的圖像質量非常好,看的清清楚楚,說明國產設備相比以前有了巨大進步,達到了業內先進水平,有利于我國心血管疾病的規范化診療普及。
02 10例復雜CTO手術連臺,國產DSA創下新紀錄。
同期,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胡濤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聶斌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金叔宣教授,也分別進行了多例復雜CTO手術演示,在造福患者的同時,還通過云端直播,為全國的年輕術者創造了一次CTO技術再普及、再規范、再提高的培訓機會。
胡濤教授(右一)在復雜CTO介入手術中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臺設備連續運行11小時,一天助力完成10例復雜CTO介入手術,也創下了國產DSA的新紀錄,再次驗證了漢武DSA超高的穩定性和圖像清晰度,完全滿足連續手術對設備的嚴苛要求,也贏得了“CTO老伙計”術者團隊的一致認可。
聶斌教授(右)在復雜CTO介入手術中
術后,胡濤教授評價,漢武DSA的圖像質量很好,清晰度完全滿足復雜心臟介入的臨床需求。聶斌教授反饋,東軟醫療設備的劑量控制非常好,其第一臺CTO手術用時2小時,輻射劑量僅有1500mGy,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金叔宣教授則表示,對東軟醫療DSA非常滿意,特別是圖像質量超出了預期。
金叔宣教授在復雜CTO介入手術中
03以高端醫療裝備,助力中國CTO介入普及。
開展本次手術演示活動的大連睿康心血管病醫院(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血管病醫院),是由東軟健康醫療管理有限公司建設,并委托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管理的非營利性三級心血管病?漆t院。
大連?敌难懿♂t院外景
醫院院長由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研所副所長趙昕教授擔任,醫療團隊陣容強大,各項技術先進,同時配備了16cm全景多模態CT、無軌懸吊雙中心七軸DSA等多款超高端設備。開診3個月以來,已成功完成PCI介入和外周介入手術350臺。
東軟醫療漢武DSA在手術中
身著數十斤重的鉛衣,以一根細細的導絲,精準穿過復雜的血管,于心臟禁區的方寸之間,為患者開拓生路,這就是每一位心臟介入醫生的日常。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冠心病患者破千萬的背景下,仍需更多優秀的介入醫生和先進設備共同應對挑戰。
線上及現場介入專家參與手術研討
未來,東軟醫療將與“CTO老伙計”團隊及更多醫療機構一起,為心臟介入治療的規范化培訓和人才培養,以及先進介入設備的進步和普及,貢獻更大力量。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