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1月10日,在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王現青教授指導下,心律失常二病區陳柯博士、宋衛鋒主治醫師應用DSA引導機器人磁導航系統支持下的射頻消融技術,成功為一名復雜心律失常患者實施了手術。這是國內中西部地區成功實施的首例磁導航系統支持下的射頻消融手術。
開展此項手術的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是國內中西部地區首家使用DSA聯合機器人磁導航系統的醫院。術中所用的DSA,正是東軟醫療高端落地式血管造影系統NeuAngio 30F漢·光武。
此前,東軟醫療與美國Stereotaxis公司強強聯合,達成戰略合作,高端落地式血管造影系統NeuAngio 30F漢·光武與磁導航心臟消融機器人(magnetic navigation system)無縫匹配,開創了心導管射頻消融術(RFCA)精準治療新時代。
本次接受手術的病例近2年反復出現心悸,發作時心電圖顯示:心律失常B型預激綜合征、室上性心動過速。王現青教授團隊決定,應用醫院剛剛裝機并調試完成的DSA聯合機器人磁導航系統,下進行射頻消融。
血管穿刺成功后,電極和磁導航導管到位,陳柯博士、宋衛鋒主治醫師回到控制間,通過操作計算機進行手術。
整個手術過程僅歷時1個小時順利結束。
王現青教授介紹:磁導航系統是世界先進的電生理輔助導管操作系統。傳統手動消融相比,在DSA聯合磁導航系統指導下的導管消融能夠精準、靈活、穩定地操作消融導管,具有手術成功率高、并發癥低、患者和操作者的 X線暴露時間短、減輕術者疲勞等優勢,為復雜心律失常實施精準消融提供技術支撐。
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新近安裝的DSA聯合磁導航系統,是目前國內的全新版本。它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由導管尾端操作的方式,改由機器人精確操作導管頭端進行手術,其精確度可達1度、1毫米。和握筆尖寫字更簡單方便的道理一樣,操作導管頭端進行手術,能大幅提高射頻消融手術的成功率與安全性,并能治療許多傳統手動手術無法治療的疾病,如合并先天性心臟結構異常的心律失常等。
精準醫學,影像先行;微創醫學,影像支撐。東軟醫療高端落地式血管造影系統NeuAngio 30F漢·光武與磁導航機器人的完美匹配,在DSA高清精微影像的引導下真正實現了心導管射頻消融術的精準治療。相信其一定能惠及更多患者。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