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09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盆底是骨盆底部肌肉群,它像一張“吊床”,緊緊兜住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直腸等臟器,使它們維持在正常位置行使功能,同時也參與了重要的生理功能。盆底關系著女性的健康和幸福,一旦盆底肌損傷變松弛,會使內部的器官無法維持在正常位置,從而出現相應的功能障礙。
很多朋友認為盆底肌的損傷是生產導致的,那您還真是忽略了我們的盆底肌強大功能,沈陽和美婦產醫院產后醫生講到,盆底肌損傷在孕期就會出現。無論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隨著子宮增大,胎兒及附屬物重量增加,盆底肌持續受重力壓迫,不可避免有損傷。
那么最明顯的盆底肌損傷都有哪些癥狀呢?不妨現在跟著我們回想一下。
輕度:尿失禁 中度:性功能障礙癥 重度:臟器脫垂
1.打噴嚏咳嗽等腹壓增大的情況下,出現漏尿。
2.產后感到性生活質量變差,陰道松弛。
3.腰背部有下墜感。輕度盆底功能障礙多無自覺癥狀,患者程度不等的腰骶部疼痛或下墜感。
4.陰道口有肉一樣的東西掉出,即盆腔器官脫垂。
盆底肌的損傷會給我們女性朋友帶來哪些危害呢?沈陽和美婦產醫院產后康復中心的醫生講到,
一:造成腰肌負擔:在懷孕過程中,肌肉彈性會變得松弛,骨骼之間緊密。盆底無法繼續承受上半身的重量,重量的承載就轉移到了腰部,造成女性腰部疼痛甚至腰肌勞損。這也是為什么女性腰痛是生活中的常見病的原因。
二:易引發感染及婦科疾病:盆底肌松弛的話,絕經之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陰道黏膜變薄,自體防御能力降低。如果盆底肌肉松弛造成整個陰道處于更為危險的半開放狀態,大大增加生殖道感染機率,從而引發婦科疾病。
三:壓力性尿失禁:這個情況在產后出現,甚至孕期也會出現,千萬不要因為難以啟齒而羞怕就診,懷孕時,子宮向下移位,盆底肌肉受壓力作用而逐漸松弛,并造成膀胱頸位置下降,當年輕的時候不做盆底修復,等到年老,沒有辦法修復,很可能就會出現咳嗽,打噴嚏時尿液流出,形成尿失禁,而目前的發病趨勢正在逐漸年輕化。
如果已經出現以上情況的女性朋友,也不要驚慌,請及時到沈陽和美婦產醫院產后康復中心進行檢查,再做進一步的修復治療。
產后修復盆底肌,還原肌肉本身的力量。產后42天至1年,是盆底肌修復的最佳時間,產后的半年內是修復的黃金時間段。但需要注意的是,及時產后檢查身體沒有問題,也要注意加強盆底鍛煉,因為妊娠對盆底肌是有一定的損傷的。
此外預防和治療盆底肌損傷也同樣的重要,盆底肌康復鍛煉能夠幫助產婦恢復身材,改善產后一系列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和再孕率。
沈陽和美婦產醫院提示:女性在產后積極鍛煉盆底肌或著進行盆底肌專業修復,第二次產后,也能較快找到對盆底肌的本體感覺,更容易喚醒肌肉神經。這也是一項女性生育后必須要做的項目,以改善和避免上述情況的出現。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