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6-20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我要糾錯
我們的長輩上了年紀之后,往往步履蹣跚,行動遲緩,而且摔倒后特別容易骨折,讓家人頗為擔心。這是為什么呢?
人體骨骼的主要組成成分是鈣和磷,鈣參與了許多人體生理機能過程和代謝活動,是體內重要的電解質成分之一。人體鈣的需要量受生長發育和代謝的影響,生長發育時期的少年兒童、孕婦以及哺乳期婦女需求量大,而成年人對鈣的需求主要源于維持基本生理和代謝的需要。如果是六個月以下的嬰兒,每天需要補300毫克的鈣,如果是一歲到七歲的兒童則需要每天補600毫克,七歲以上十一歲以下的兒童是800毫克每天,在十一歲到十八歲歲之間的未成年人每天需要1000毫克的量才能夠滿足身體的需求。滿十八歲以上的成年人每天只要補充800毫克的鈣即可,隨著年齡的成長,身體對鈣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特別是老年人群,每天需要補1000毫克以上的鈣,才能夠滿足日常所需。
鈣的代謝受人體頸部甲狀旁腺分泌的甲狀旁腺素和甲狀腺濾泡旁細胞分泌的降鈣素共同調節;甲狀旁腺分泌激素的功能又受到腦垂體激素的制約,而腦垂體對甲狀旁腺功能的制約又來源于血液中鈣和磷濃度的反饋抑制,它們構成一個完整而有效的調節鏈。當血液中鈣離子濃度低時,甲狀旁腺素分泌增加,而降鈣素分泌減少,腸道及腎對鈣的吸收增加,排泄減少,同時溶骨加強,成骨減弱;反之,甲狀旁腺素分泌減少,而降鈣素分泌增加時,腸道及腎對鈣的吸收減少,排泄增加,溶骨減弱,成骨加強,以維持血中鈣離子濃度的平衡。正因為這樣一個精密的調節鏈,正常成人體內的鈣是能夠滿足自身需要的,無需額外補充。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部器官組織像外表一樣逐漸衰老,功能減退,分泌相關調節激素的量減少或比例失衡,導致鈣質的吸收減少,利用不足,而丟失和排泄增加;與此同時,伴隨著年齡的增加和運動功能的減少,骨骼的溶骨增強,成骨減弱,更加重鈣磷的丟失和排泄,這樣一來,中老年人因為缺鈣就會出現骨質疏松。
中老年人骨質疏松的比例很高,可以多食用一些含鈣高的食物,如牛奶、蝦皮、青豆、豆腐、芝麻醬等,曬太陽和戶外運動也有利于鈣的吸收和利用。當然,中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也可以遵醫囑選擇鈣補充劑,如艾蘭得維生素K維生素D鈣咀嚼片,三大配方維生素K2、維生素D3、鈣能“促鈣入骨,增加密度”,每片含有200mg鈣,30ug維生素K2,3ug維生素D3,每天兩次,每次一片咀嚼食用。堅持食用能提升骨密度,緩解骨質疏松癥狀。
無相關信息